2025.08.04 06:28 臺北時間

限貸令亂象4/預售屋解約潮席捲全台 消基會:多數家庭形同斷頭

mm-logo
財經理財
預售屋解約潮風暴將襲,消基會示警,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圖為交屋說明會。(示意圖/翻攝自南悅樂田臉書粉專)
預售屋解約潮風暴將襲,消基會示警,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圖為交屋說明會。(示意圖/翻攝自南悅樂田臉書粉專)
銀行貸款水位不足,申貸條件門檻提高,貸不了款的民眾飽受煎熬。消基會示警,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那就是,消費者承受賠付鉅額違約金與合約法律責任的雙重打擊;此外,面對龐大退戶潮,也可能造成建商資金斷鏈,對市場衝擊又多一層。
銀行貸款水位告急,申貸條件嚴格。案場第一線銷售人員王先生告訴本刊,有位高階公務員去年購置總價2,800萬元預售屋,以年收150萬元和職業別來看,應是銀行的VIP,不料交屋前夕才知道沒辦法拿到8成貸款,無法補足300萬元資金缺口,只好和建商協商,認賠解約,「2021年至2023年房市大好,當時簽訂的預售屋開始要交屋,接下來這樣的案例只會越來越多。」
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今年前5個月七都預售屋解約量逼近千件,較去年同期增加6成,4月解約量突破200件,且連續2個月維持在200件以上紀錄,購屋時間點多在去年,此外,近期台南和台中解約件明顯增加,台南市地政局統計實價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實價登錄解約僅70件,今年上半年實價登錄解約戶數增至174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5倍。
事實上,受限《平均地權條例》新修法規定,只要在2023年7月1日之後購買的預售屋,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不得轉讓;因此面對大筆資金缺口,補不了的民眾大多只能選擇解約。
8月1日消基會更示警: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從表面看,這場解約潮起於金融政策的急轉彎:『新青安貸款激起購屋熱潮,卻也迅速觸發銀行限貸防火牆』,一紙「限貸令」將數以萬計購屋者推入資金斷裂的深淵。從本質看,這不僅是一場房市結構性失衡的反映,更是法律制度與現實經濟間的劇烈衝突,而在這場交錯的博弈中,受創最深的正是那群本意單純、夢想擁有一個家的消費者⋯」
消基會指出,政策轉彎雖屬常態,但對消費者而言卻是晴天霹靂。許多早在2021到2023年間簽下預售屋合約的自住型民眾,原先規劃以7至8成的房貸順利交屋,卻在面臨實際交屋時,被銀行告知僅核貸6成5、甚至更低的貸款比例,突如其來的資金缺口往往高達數百萬元,對於多數家庭而言已形同斷頭。
「由於預售屋合約往往簽訂時間距今已久,且資金安排多已固定,臨時湊出額外數百萬資金並不現實。對此,消費者唯有選擇解約,卻又不得不面對鉅額違約金與合約法律責任的雙重打擊。這就是目前席捲全台的『預售屋解約潮』背後最真實的消費者處境。 」消基會補充。
自住民眾不得已解約,但解約背後卻可能衍生出更大危機。龍寶建設董事長、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表示,建商積極替客戶找尋解決辦法,「比較大的問題是,有的建案剛動工,要是遇上大批退戶,可能導致建商沒辦法再蓋下去,嚴重的話會產生跳票。」房市環境確實越來越嚴峻。
更新時間|2025.08.04 06: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