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東屈公病疫情爆發,傳染途徑為伊蚊叮咬傳播,病毒可在蚊子體內終身攜帶,目前無人直接傳播證據,但感染者被叮咬後,可能引發二次傳播。
另外,當局2日也發布「後遺症告知書」,提醒民眾屈公病沒有特效藥可治,感染後恐持續高燒、關節劇烈疼痛、出現皮疹等症狀,部分患者甚至會發展為慢性病痛或嚴重併發症。目前中國當局已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保持聯繫。
對此,美國疾管與預防中心(CDC)也對中國發布二級旅遊警示,指出無特效藥可治,提醒民眾計畫前往旅遊要特別注意。日媒則引述港媒報導,表示廣東佛山正爆發蚊子傳播的熱帶病「屈公病」,當地感染人數已達約6900人,其中香港2日出現今年首例確診病例、佛山也在7月8日也首度通報感染病例。為此,日本駐廣州領事館呼籲旅客應避免穿著暴露皮膚的衣物從事戶外活動。
至於國內,據衛生部福利部資訊,屈公病已被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第二類傳染病,其症狀與登革熱非常類似,但與登革熱與其他蚊子所傳播的傳染病不同的地方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有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個月,因此「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著語言中,就是指「痛的將身體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