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14:26 臺北時間

屈公病不是登革熱卻更狡猾! 醫點名「3類人」最危險:恐關節痛數年

mm-logo
時事
罹患屈公病可能須面對長期的慢性關節疼痛。(示意圖,取自Pexels)
罹患屈公病可能須面對長期的慢性關節疼痛。(示意圖,取自Pexels)
中國廣東屈公病疫情持續延燒,我國疾管署日前已將當地列為旅遊疫情第2級警示區,呼籲民眾赴當地應加強防蚊防疫措施。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也發出警告,指出屈公病對小孩、孕婦與長者威脅最大,其中長者還可能出現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的慢性關節痛與僵硬,需格外警惕。
姜冠宇透過臉書說明,雖然屈公病的重症率不如登革熱高,但兩者一樣都由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傳播。當邊境控管不嚴,有潛伏期患者返國,一旦被本地蚊子叮到,疫情就有機會在台灣擴散開來。他直言:「最重要的是避免太多潛伏期患者入境『給蚊子叮到』,近期的滅蚊工作也要積極了!」
姜冠宇指出,屈公病毒偏好攻擊人體的皮膚纖維細胞、肝細胞與免疫細胞,進而引發全身性發燒、倦怠及肝功能異常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肌肉炎症、腦炎、癲癇,甚至新生兒多器官衰竭。他也提醒,病毒可經由母胎垂直傳播,導致新生兒重症或色素沉著(俗稱Chik sign),呼籲孕婦避免前往疫區。
姜醫師最後呼籲,面對擴大的境外疫情,國人應避免前往有疫情的旅遊警示地區,並主動配合防蚊措施與社區清除病媒蚊。目前屈公病無特效藥,若出現發燒、關節痛等症狀,需及早就醫並進行支持性治療。
更新時間|2025.08.06 14:2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