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15:13 臺北時間

家長注意!腸病毒再增1重症 未滿月男嬰呼吸急促、發燒急送加護病房治療

mm-logo
時事
疾管署說明腸病毒病例。(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說明腸病毒病例。(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時因呼吸急促、活動力差而收治小兒加護病房,出生第4天後開始發燒,後續出現肌抽躍、嘔吐及食欲不佳情形,檢查疑似有腦炎,於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返家。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0週(9月28日至10月4日)門急診就診計8,484人次,與前一週(8,537人次)相當;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近期伊科病毒11型檢出數下降,惟仍可能出現重症病例。
另外,今年累計1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8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4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7例死亡;目前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疫情傳播風險,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表示,連假期間民眾出遊往來機會增加,也提高腸病毒傳播的機會,家長帶孩童出入人多擁擠、互動頻繁的場所如室內兒童遊戲場,應教導孩童注意使用設施前後應以肥皂正確洗手。
疾管署說,此外,對於兒童常出入之公共場所,業者應定期就幼童常接觸物體表面進行消毒,須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消毒效果有限,建議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含氯漂白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市售家庭用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並注意環境通風,環境、器具等用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即可完成消毒。
呼籲民眾,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且病程發展快速,未及時治療可能迅速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可能威脅生命,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更新時間|2025.10.07 15:1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