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16:00 臺北時間

楊丞琳時隔17年合作老搭檔 拍MV眼神傳情:像回到20幾歲的感覺

mm-logo
娛樂
楊丞琳新歌邀來藤岡靛特地從東京飛臺北拍攝。(索尼音樂提供)
楊丞琳新歌邀來藤岡靛特地從東京飛臺北拍攝。(索尼音樂提供)
在歌曲〈房間裡的大象〉學會「與傷痛共處」之後,楊丞琳在新專輯《有且》中,以〈免疫體〉繼續探索情感與身體之間的深層連接。這首歌像是一場對抗內心炎症的過程——當回憶慢性發炎、當愛意在身體裡留下痕跡,我們是否真的能對痛苦「免疫」?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對某段感情已經免疫了,其實只是暫時把它排除在外。」楊丞琳坦言,〈免疫體〉唱的,是那些「自以為堅強」的人。她說:「這首歌很像一種病理的隱喻。你以為自己治好了,其實只是學會了共處。」
與其逃避,不如承認——疼痛,是因為身體在備份回憶。〈免疫體〉以溫柔而深刻的語氣,描繪了人在感情創傷後的自我修復。那些不願面對的肌肉記憶、情緒的封閉與重啟,最終都構成了新的「免疫系統」:它不讓人麻木,而是教會人如何在傷口癒合中重新相信。
〈免疫體〉由陳建騏製作、呂聖斐編曲,兩位與楊丞琳長期合作的音樂夥伴,再次為她構築出熟悉又細膩的聲線空間。楊丞琳形容:「這首歌是整張專輯裡最像我唱腔的一首,沒有特別去設計或調整,就是最直覺的自己。」
在與製作團隊的討論中,她希望〈免疫體〉能保留「那個時期華語歌曲最動人的質感」——旋律真誠、情緒飽滿、編曲不過度修飾。她笑說:「我們提到『華語黃金時代』,其實每個人想的不太一樣,但最後找到的那個聲音,剛好是我最熟悉、也最自在的模樣。」
當她聽到編曲時,意外發現音樂總監竟是熟悉她聲線的老朋友呂聖斐。「他曾擔任我兩次巡演的音樂總監,我完全沒想到是他做的編曲,因為主軸是吉他,不是他最拿手的鋼琴。」她笑著說,「那種熟悉的理解讓我很驚喜,也讓我覺得很安心。」
〈免疫體〉的旋律簡潔卻富有層次,保留了她最本真的聲線質地。「這首歌是整張專輯裡最『像我』的一首歌,」楊丞琳說,「沒有特別去調整聲線,也沒有迎合主題,就是最直覺、最真實的我。」
MV由金曲導演黃中平執導,邀來藤岡靛出演男主角,兩人繼偶像劇《不良笑花》後,時隔17年再度合作,化身被迫進行「情緒清除實驗」的前戀人。故事發生在一個冷白的實驗室中——他們試圖通過科學手段切斷回憶,卻在玻璃的另一端被彼此重新喚醒。
「其實這個概念是我自己提的。」楊丞琳分享,「因為歌詞用了很多病理學的比喻,我第一時間就想到實驗室的畫面。」當藤岡靛特地從東京飛來臺北拍攝,鏡頭中兩人隔著玻璃、幾乎全靠眼神傳達情緒。「我們從頭到尾都沒有對白,但那種隔著玻璃還彼此感受到的連接,非常強烈。」面對老搭檔,她感性地說:「看到他會有一種像是回到自己20幾歲的那種感覺。」
更新時間|2025.11.07 16: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