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第一時間即行動 中租為花蓮注入穩定的力量
2025年9月下旬,樺加沙颱風來襲,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成災,洪水夾帶泥流沖毀家園,災情慘烈,打亂居民的生活與生計。災後,各地「鏟子超人」深入災區搶修道路、清理淤泥的同時,中租也在第一時間啟動緊急應變機制,響應衛福部賑災專案,捐出新台幣300萬元協助受災民眾,早日走出傷痛,看見希望與曙光,重建家園,恢復日常生活。

進入重建階段後,中租持續以行動協助地方,推出受災客戶「還款展延方案」,讓商家與家庭能在經濟壓力與重建焦慮中保有一口喘息的空間。凡設籍或工作地點位於光復、鳳林與萬榮三大災區的中租客戶,如有還款展延之需要提出申請,即依實際經營困難狀況提供彈性協助,減輕災後的財務負擔。
行政院為協助花蓮民眾儘速處理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受損不堪使用車輛,從10月7日起,只要完成車輛報廢登記,由交通部辦理汽車及大型重型機車每輛慰助5萬元、機車及微型電動二輪車每輛慰助1萬元。

中租在得知相關政策措施後,立即派員協助受災客戶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報廢,儘速獲得慰助金。這場跨單位的協作,不只是金融支援,更是一場有溫度的行動,讓企業的角色不僅是資金提供者,也是「陪伴重建」的夥伴。
回顧2024年4月花蓮發生7.2規模強震時,中租即捐出新台幣600萬元協助花蓮縣府救災與重建。多年來,中租逐步建立「即時行動、長期陪伴」的社會關懷體系,讓善意與援助成為可持續運作的內化機制。
讓善意化為長期動能 中租投入環境保護與人才培力
花蓮的行動,只是中租長期社會參與、環境保護、落實ESG的縮影。因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造成氣候變遷,引發暴雨、熱浪等極端天氣,為生命帶來威脅。中租控股面對ESG永續發展,從己身做起,節能減碳,設定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升溫控制於1.5°C。
中租控股與銀行業者緊密合作,積極引導資金流向綠能融資,累計金額已超過2,055億元,自2014年投入太陽能電廠的投資及營運,截至2025年10月,擁有案場超過4,500座,發電總容量達1.57GW,促進再生能源的使用和環境保護,為實現低碳經濟和減少環境污染一盡心力。
此外,為了傳遞護環境生態的觀念,愛護自然生物的行動力,中租控股旗下台灣公司暨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海外子公司,每年固定發起環保淨灘、種樹、城巿社區清潔等環境公益活動。

平時,中租透過「中租青年展望基金會」推動教育與體育兩大主軸。長期在偏鄉推動「多元職涯輔導專案」,陪伴學子發掘潛能、探索職涯方向;在體育領域則成立「中租企業羽球隊」,提供完善訓練、營養與退役輔導體系,連續獲教育部「體育推手獎」肯定。從課堂到賽場,從災區到社區,中租將「陪伴」化為具體行動,讓善意凝聚為力量。

讓行動化為信念 中租用長期陪伴撐起社會的韌性
從花蓮災後即時伸援的社會參與,到環境保護、深耕教育、體育與社區共好,中租以行動詮釋「企業不只是經營,更是社會的一部分」。這份信念,讓企業在危機中成為社會最穩定的支撐。
未來,中租秉持「客戶成功的夥伴,經濟發展的推手」使命,以「最佳夥伴」的角色,從中小企業的營運場景,觸及災後重建及日常生活的場景,深化地方合作與公益行動。當企業能在危機中伸出援手,為社會默默付出的支持,那份長期的陪伴,正是撐起社會韌性與安定的力量。中租相信,唯有讓善意持續流動,共好與希望,才能在每一個日常裡被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