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綠能意識漸漸普及,人們猛然想起,好多自己略有損毀的用品修一修再用,其實就省錢、惜物及珍惜地球等多方面,意義深遠。但目前修繕行業近乎絕跡,在富裕國家尤其如此。北歐國家瑞典已祭出稅負優惠,鼓勵國民多修少買,但多修少買卻遭逢許多要消費者新買的廠商抵制,此外還有很多不便實行因素。修繕與棄舊買新兩股力量,最後誰能占上風?
《Quartz》網站報導,在紐約曼哈頓上城某「農夫市集」,也就是類似台灣傳統市場的地方,最受歡迎的攤販之一便是「速可修」(Pop Up Repair),人們帶自己損壞的收音機、玩具等來修理,同一時間心懷「鄉愁」、旁觀欣賞的人更多。
「速可修」近幾年蔚為時尚,「修繕」運動規模雖不大,但也走向全球。在歐洲、美國、澳洲甚至非洲薩哈拉沙漠以南,過去十年間甚至出現「修東西咖啡館」(repair cafe)。只是人們已習慣東西壞了就丟,而非叫修,所以修繕業還是近乎絕種,這種不留戀的心態甚至擴展到人際關係。
但作為環保政策先驅的瑞典目前大力想改變這種現象。若瑞典民眾把壞掉的腳踏車、衣服或鞋子送修,增值稅只要12%,比起新買的25%要降低不少,新法若獲通過,將自2017年起實施。僱請工匠修理家居電器、傢俱,帳單也能申請部分退稅。 只是在已開發國家,買經常比修來得便宜,部分原因在從開發中國家進口產品,其勞動力要比在當地叫工匠修理來得便宜。再來,為了鼓勵消費,目前很多東西設計時,故意做得不耐久。精密小電器的廠商還要消費者送修時必到授權店家,藉著保有修繕資訊財產權而獲利;消費者及自營修繕的工匠想修理最基本損壞,門都沒有,逼得大家覺得買新比送修來得方便,有時還較便宜。
「Smithsonian.com」報導,有鑒於電子廠商透過「避免修繕」來汰舊換新,逼消費者必買新推產品,行為實在太超過,美國消費權益提倡人士、專業修繕工匠及一般民眾愈來愈多人參加「送修權」運動,致力於推動立法,叫廠商公布修繕資訊。但可想而知,廠商也會動用人脈及影響力,阻止這類立法。
廠商搞鬼讓修理變得困難的產品,不只手機、筆電之類,連心律監測器等醫療器材,或昂貴龐大的農田曳引機,凡能植入晶片者,修繕權便遭廠商壟斷,偏遠地區及開發中國家若購買該類產品,送修、叫修都極為困難,有時更危及糧食採收甚至病患生命。
非營利組織「修繕協會」執行長戈登—伯恩(Gordon-Byrne)強調,廠商開放修繕財產權,不僅攸關消費者權利,還可大量減少電子垃圾,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衝擊。這些問題要靠民眾及政治人物的覺醒,透過立法來解決。她深信喚醒民眾公平、環保意識後,加以解決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