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9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美食旅遊
我與北韓最近的距離!從首爾搭DMZ列車鑽進深度73米地道 吃著統一村家常菜眺望邊界日常
2025.08.01 07:57
當我們談及韓國,腦海中或許先浮現流行文化、美妝時尚或風味美食。然而,在朝鮮半島的北端,有一片區域超越尋常的觀光定義,承載著一段深刻而真實的歷史。那裡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DMZ(非軍事區)。

時事
泰柬交火/柬泰邊境爆發武裝衝突!雙方互指對方先開火 外交關係雙雙急凍
2025.07.24 12:18
柬埔寨與泰國今(24日)上午在兩國交界處爆發武裝衝突,雙方各執一詞,互指對方率先開火,情勢緊張升高。此次交火發生於具有爭議的塔門通寺及帕儂東拉地區,過去亦曾因邊界問題發生爭端。

時事
「地表最強戰車」M1A2T首度實彈射擊 19發戰車砲全數命中
2025.07.10 16:03
為強化「濱海決勝、灘岸殲敵」防衛構想,國軍新式主力戰車M1A2T今(10)日上午於新竹坑子口訓場首度進行120公厘戰車砲實彈射擊,出動4輛戰車共射擊19發砲彈,命中率百分之百,全數命中仿製中共戰車的標靶,展現「地表最強戰車」的精準打擊與強大火力。此次操演不僅總統賴清德親臨視導,國防部也罕見全程公開直播。

時事
刑事特搜/勒斃高校女姦屍 辯冤魂附身犯案 軍史館士兵因胸口抓痕認罪
2025.05.31 05:28
26年前,張姓女高中生為了撰寫軍訓作業,獨自前往國軍歷史文物館查資料,卻離奇失蹤,家屬報警協尋,遭軍方百般阻撓,警方在館內一名士兵的胸口發現抓痕,突破心防,他才俯首認罪,坦承性侵未遂,將人勒斃姦屍,但辯稱受館內收藏的日軍軍刀刀下冤魂附身才犯案,後來遭判死刑定讞,案發後45天便槍決伏法,成為罕見的速審速決案例。

時事
中俄聯手削弱美「延伸威懾」 美智庫籲川普政府與印太盟友「深化安全合作」
2025.05.26 10:02
美國國際外交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近日刊出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總裁桑托羅(David Santoro)專文,桑托羅指出,中國正在打擊美國對其盟友的安全保障,北京近年來對菲律賓、台灣等行動,是在對抗美國「延伸威懾」的策略,呼籲川普政府應加強與印太地區盟友的軍事行動,否則美方的影響力將被削弱。

時事
這次不是中國!2台男混入空中展非法拍美軍戰機 遭韓警逮捕
2025.05.12 13:03
台灣籍2名男子上週六(10日)在駐韓美軍烏山基地的「Osan Air Power Days 2025年烏山空軍力量日」活動非法拍攝戰鬥機,最終被警方逮捕。該事件引起了關注,尤其是在中國人多次被發現非法拍攝韓美主要軍事設施的背景下,這次台灣人違規再次引發了韓國對軍事設施保護的討論。

時事
雷達回波有詭!鄭明典分析「恐是軍事活動」 ChatGPT所見略同
2025.05.06 13:16
5月梅雨季到來,本週除今明(6、7日)受鋒面影響,週末預計也會因水氣增加轉為降雨天氣型態。不過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今日雷達回波圖中,發現高雄屏東外海上,有一小塊在降雨雷達看不到的「非氣象回波」,照過往經驗判斷,很可能屬於「軍事活動」。

財經理財
【封面故事】對等關稅海嘯襲台 府院擬5面向平衡逆差
2025.04.08 05:28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史上規模最大的關稅方案,台灣被課徵32%高稅率,政府官員用「海嘯」比喻這項對等關稅政策;本刊調查,面對大浪來襲,政府已擬具消除農牧產品非關稅貿易障礙,致力談判下修特定關稅項目、擴大對美投資、採購,並具體改善商品洗產地問題等5大方向與美方談判,經濟部也將派出農業及工業採購團赴美,提出未來4到10年的採購方案,具體將平衡貿易逆差列為回應美方的重點。

時事
白宮國安顧問出包!外流軍事機密給媒體 川普稱不知情反酸對方快倒閉
2025.03.25 16:41
白宮國安顧問沃爾茲(Mike Waltz)遭美國媒體《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爆料,指其誤將美軍攻擊葉門「胡塞組織」(Houthis) 的軍事計畫,透過通訊軟體外洩。白宮證實此事,而美國總統川普則回應表示,自己對此事毫無知悉,還酸「對我來說那就是一本快要倒閉的雜誌」。

時事
烏克蘭換將!澤倫斯基任命格納托夫為總參謀長 盼強化軍事改革
2025.03.17 19:19
烏俄戰爭進入第3年,戰況持續膠著,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昨(16日)突然宣布更換總參謀長,由格納托夫(Andrii Hnatov)接替巴爾吉列維奇(Anatoliy Bargylevych),以推動軍隊改革、提升指揮效率。

時事
賴清德恢復軍審引質疑 前軍事檢察官樂見其成:軍審廢除後軍紀廢弛了
2025.03.13 19:45
總統賴清德今(13日)突然宣布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以應對中國間諜滲透,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立場和過去高喊軍審違憲反人權、主張廢除軍審的民進黨截然不同,且未凝聚社會共識或提修法草案就逕自宣布,雖然國防部隨後出面補充說明,仍引發多方質疑。不過有前軍事檢察官認為,軍審制度廢除後軍紀廢弛,樂見恢復軍審。

時事
【封面故事】IDF攜掛雄三飛彈機密落中國之手 反制機艦擾台計畫遭不肖飛官洩漏
2025.03.12 05:28
國軍退役軍官屢傳遭對岸吸收刺探情報,離譜的是,刺探的內容竟包括國防部委託中科院執行改良艦載雄三飛彈,構改成IDF掛載的「雄鷙專案」。本刊掌握,台中高分檢最近偵破一起飛官扮共諜吸收軍官提供重要情資,遭收押多日甫獲交保的退役飛官史濬程,成功吸收空軍戰術管制聯隊管制官許展誠,從4年前就陸續洩漏空軍因應共軍擾台策略的機密文件,辦案人員起獲2人通聯,發現我方反制共機擾台的具體作為及雄三飛彈部署已遭中國掌握,嚴重危及國安,軍方獲知後已緊急補破網,避免危機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