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足以顯示,不需要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時事
新北亮紅色警示!注意極端溫度 12縣市高溫亮燈號防熱傷害
2025.08.26 07:10
今(26)日各地多雲到晴,花東、恆春及中南部午後有局部陣雨或短延時大雨,氣溫偏高,西半部35至36度,大台北局部37至38度,東半部32至33度,紫外線偏強,中央氣象署也針對12縣市發布高溫警示,其中新北市亮起紅色燈號, 應注意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可能,提醒民眾慎防熱傷害。

時事
快訊/台北防38度高溫!11縣市亮高溫警示 留意危險級紫外線
2025.08.22 13:03
慎防「危險級」紫外線!中央氣象署稍早更新高溫警示,台北亮起紅色燈號,慎防38度以上高溫,新北、桃園為橙色燈號,其餘8縣市則為黃色燈號。

時事
母親節雷雨來襲!第二波梅雨鋒面報到 下週高溫飆35度如炎夏
2025.05.09 08:35
母親節即將到來,但天氣恐怕不賞臉!氣象專家指出,第二波梅雨鋒面將在週末南下,全台轉有雷雨機會,還可能伴隨雷擊、強風等劇烈天氣。下週鋒面離開後氣溫迅速飆升,預計全台將迎來一週「熱如炎夏」的高溫酷熱天氣,最高氣溫恐突破35度,紫外線也將達過量等級,民眾務必注意防曬與中暑風險。

時事
注意防曬!今紫外線恐達危險等級 17縣市防高溫「最熱上看38度」
2024.07.17 08:23
今、明(17日、18日)2天各地高溫炎熱,特別是大台北地區以及中南部地區,有可能會出現局部37度以上的高溫情況;台灣各地、澎湖、馬祖天氣以晴到多雲為主,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金門: 可能會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

時事
9縣市高溫警示 台北亮「橙燈」可能出現連續36度高溫
2023.06.30 06:57
台灣持續炎熱高溫的天氣,中央氣象局今(30)日針對9縣市發布高溫警示,其中台北市亮起橙色燈號,中午前後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請民眾注意防曬、慎防熱傷害。氣象專家吳德榮也po文提醒,今起迎風面南台灣偶有局部短暫陣雨,近山區午後強對流發展,擴及部分平地,應注意局部性大雷雨及「劇烈天氣」發生。

時事
5縣市亮高溫警示燈號 上看36度!吳德榮:各地炎熱防中暑
2023.06.26 06:55
從今(26)日開始至週四(29日)台灣附近盛行東南風,各地為多雲到晴,迎風面的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不定時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天氣轉趨不穩定。中央氣象局持續公布高溫資訊,5縣市亮起高溫警示燈號,有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氣象專家吳德榮今也po文提醒,各地大多高溫炎熱、紫外線強,需注意防曬、防中暑。

時事
5縣市高溫警戒防熱傷害 週五起挑戰今年最高溫紀錄
2022.07.18 10:59
持續熱炸了!中央氣象局今(18日)對雙北及宜花東發布橙色燈號,提醒民眾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應慎防熱傷害,而氣象專家吳德榮則直指,週五(22日)起3天,部分地區有機率挑戰該地區的今年最高溫記錄。

時事
南方雲系北移水氣增 午後雷陣雨範圍擴大
2022.07.13 08:52
南方雲系今(13)日開始北移,將導致水氣增多,迎風面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雖仍為多雲到晴,不過仍要留意午後雷陣雨範圍擴大,除各山區外,西半部平地亦有降雨機會,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

時事
雙北8縣市亮高溫警示燈 注意紫外線可能達「紫爆」等級
2022.07.10 07:59
太平洋高壓持續增強影響,各地天氣依舊晴朗炎熱,中央氣象局今(10)日針對台北市、新北市等9縣市發布高溫資訊,提醒有部分地區將出現連續36度高溫的機率,而紫外線也受影響跟著大爆量,中午前後紫外線偏強,可到過量甚至「紫爆」危險等級,提醒大家外出務必要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

時事
酷暑持續到12日!多縣市飆36度高溫 慎防危害等級紫外線
2022.07.09 22:07
全台熱翻了,而這樣的酷暑天氣至少要維持至下週二(12日)!中央氣象局今(9日)對8縣市發布高溫資訊,提醒明(10日)中午恐會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同時也提醒民眾外出應防過量紫外線。

時事
Andy老爹錯用紫外線殺菌燈 「雙腿、眼角膜燙傷」驚悚照曝光
2022.06.13 16:27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許多民眾會購買殺菌、消毒產品,防疫做得很透徹。不過,汽車達人「Andy老爹」就因不當使用「紫外線殺菌燈」,導致雙腿、眼角膜遭燙傷,畫面相當驚悚,提醒大家千萬要小心。

財經理財
【不可見光照未來】《關鍵報告》夢幻科技成真 台廠聯手猛攻不可見光市場
2022.05.26 05:58
科技日新月異,科幻電影裡酷炫的手勢虛擬操控、穿戴裝置、智能眼鏡、無人駕駛……,將不再是無中生有的聲光效果,本刊調查,這些劃世代的技術能夠接二連三地橫空出世,「不可見光LED」居中扮演發射、接收等關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