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06:50 臺北時間

從「定位」到「和平」:賴清德國慶演說的兩岸新敘事

mm-logo
時事
從「定位」到「和平」:賴清德國慶演說的兩岸新敘事
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演說宣示,未來將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嚴密防空系統,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預計在2030年前達GDP5%。攝影李智為

王智盛/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

今(2025)年賴清德總統的雙十國慶演說,可視為是其上任以來兩岸論述的關鍵轉折。從去年520就職演說到今年雙十國慶講話,賴總統在重要節點的政策談話中,逐漸把兩岸敘事的焦點從「臺灣與中國互不隸屬」的定位論述,轉向「臺灣致力維持兩岸現狀與和平」的和平論述。其在雙十國慶談話中,將兩岸議題聚焦於「和平」,強調「台灣願意負責任維持現狀、守護和平」,同時呼籲北京「體現大國責任」,以和平取代恫嚇。賴總統的戰略,並不是放棄原則,而是改變對話的起點:當「定位」已不再需要辯論,「和平」就成了國際社會與台灣共同的語言。

從主權論述轉向和平責任

賴總統的新敘事論述,回應的是當前的地緣政治現實:台海局勢緊張、威權擴張加劇,國際社會更關注如何防止戰爭,而非台灣如何自我稱呼;他明白,一味強調主權容易被中國定義為「挑釁」,反而模糊了國際社會對於兩岸事務關注的焦點。因此,賴總統不再重複「台灣是國家」這個已不證自明的客觀事實,而是用「台灣是印太和平樞紐、國際負責任一員」的敘事取代,直接將台海議題放回全球戰略的脈絡。他強調,「民主台灣將致力維持現狀,守護台海和平穩定」,同時提醒北京別再扭曲2758號決議、別再用武力改變現狀。這樣的語言,既符合國際期待,也讓台灣在國際輿論更佔上風。

這種轉變並非退讓,而是一種敘事上的升華。賴總統藉此把兩岸議題「重新定義」---兩岸議題不再只是政治歸屬的糾結,而是全球安全的試金石。當北京在九三閱兵高舉「抗戰勝利」時,賴總統則提醒「二戰教訓不遠,人類需要和平」;當中國展示導彈時,台灣展示的是民主制度與防衛決心。這場「敘事競賽」,台灣選擇以理性與價值對抗武力與威權。

和平不是口號,是可被驗證的行動

在國慶演說中,賴總統提出「和平必須靠實力」,並宣布國防預算將超過GDP的3%,2030年更要達5%。同時,他啟動「台灣之盾(T-Dome)」計畫,建構防空網、強化不對稱戰力。這些都不是為了挑釁,而是確保談判籌碼。和平需要底氣─這是賴總統的核心邏輯。他明白,「維持現狀」不是靜止退卻,而需要主動捍衛。當北京強調「和平統一」,台灣用具體行動告訴世界:我們守護和平,但絕不放棄自保。

這樣的敘事,也為臺灣外交開了新空間。當台灣不再被描繪成麻煩製造者,國際社會將更願意替台灣發聲。美國、歐盟、日本都對賴總統的談話表達肯定,認為台灣展現了理性與責任。反觀北京,若繼續拒絕對話、持續軍演恫嚇,就會讓「誰破壞現狀」的問題更清楚。賴總統實際上設下了一個國際政治的道德門檻:要和平,就必須兩岸雙方對等行動。

賴清德與夫人吳玫如在國慶典禮上揮舞國旗,向民眾致意。攝影李智為
賴清德與夫人吳玫如在國慶典禮上揮舞國旗,向民眾致意。攝影李智為

把身分辯論轉為和平競賽

回顧過去,兩岸對話常陷入「定位爭議」的死胡同。賴總統現在嘗試做的是「改變題目」。他不再回應「你是不是台獨」這種陷阱式提問,而是說「我們都應為和平努力」。這讓輿論場的重心移動,從身份攻防變成行為檢驗。中國若真想證明自己不是侵略者,就該以行動展現克制。這個轉換,不僅削弱了中國在國際話語的操控力,也讓台灣社會重新聚焦於「怎樣的和平才是真和平」。而當「和平」成為兩岸互動交流的基礎,臺灣的主權安全就被內嵌其中。因為唯有在承認台灣存在的前提下,兩岸和平才可能成立。賴總統的敘事轉變,既是對北京的回應,也是對國際的說明:台灣不是問題製造者,而是秩序維護者;不尋求改變現狀,但也不會接受被強迫改變。

「和平」是國際共同敘事話語

賴總統的雙十談話,標誌著民進黨政府在兩岸論述上的一次「敘事創新」─從防禦性的定位辯護,轉向建設性的和平倡議。這不只是語氣溫和化,而是把兩岸問題放進全球坐標,用台灣的民主經驗與穩定形象去說服世界。台灣的戰略重點,從「讓世界理解台灣」變成「讓世界需要台灣」。

接下來,真正的考驗和壓力將會落在北京身上。若中國繼續用軍機軍艦「回應」臺灣主張的兩岸和平,那不僅是挑戰台灣、同時也挑戰全球對於和平的信念。賴總統已經把話說得清楚明白:台灣願意負責任維持現狀,也準備好對話;現在該回應的,將是北京當局。直白的說,和平絕對不是誰給誰預設前提的恩賜,而是雙方共同的選擇;在這個選擇題上,台灣已經交出了一份清楚而自信的答案,球,又重新回到北京手上。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陳嘉宏專欄:別以為林和立說的不會發生
國慶文告全文曝光!賴清德籲中國體現大國責任 將加速打造「台灣之盾」護國
鄭任汶專欄:郝龍斌與張亞中戳破國王的新衣?
更新時間|2025.10.12 05: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