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說出「普丁不是獨裁者」的驚人話語之後,外界很關注藍營內部怎麼看?唯一讓人覺得眼睛為之一亮的是前立委陳學聖。陳學聖曾任4屆立委,也在朱立倫主政下的桃園縣府擔任過文化局長,行事中道,是國民黨內的正藍旗。他未對鄭麗文的高亢言論多加置評,卻意有所指地拿朱立倫與鄭麗文前後兩位主席相比較。
陳學聖說,20多年前他與朱立倫一起在立法院當立委,曾當場看過朱立倫對一個僑委會的官員說:「誰教你的?怎會教出你這種學生?你老師是誰?」言語之嚴厲讓對方瞬間淚流滿面。朱立倫任桃園縣長時,當時的縣府官員最怕被請到縣長室,因為朱在問話前老早就把數據、對策想好,若官員答不出來,公文會被丟得滿天飛。不過,這一切在朱立倫當黨主席之後都不一樣了,朱立倫任主席後說最多的話是「堆疊善意」,經常煩的是如何籌措黨部下個月的薪水;過去很凶、很嚴厲的朱立委、朱市長不見了!他不再有激盪人心的話,不再求浮光片語,謀的是「大局」。
陳學聖認為,鄭麗文的快人快語、犀利辛辣風格,固然是很多支持者的期待,但他懷疑這是否就足以擊敗民進黨,讓國民黨重返執政?未來更多時候,鄭需要的是內斂文火烹煮才能成事,考驗的是火候,但不知鄭麗文是否已作好轉型的準備?
陳學聖語重心長,不過,他以朱立倫為引,對此刻的鄭麗文顯然說服力不足;畢竟,朱立倫作為過去10年擔任最久的國民黨主席,國民黨不但連輸3屆總統大選,政黨支持度低宕不起,年輕人談起國民黨不是避之唯恐不及就是引為笑柄。對鄭麗文與多數國民黨員而言,朱立倫其實是個「失敗的黨主席」,又何來借鏡之說呢?
長期以來,朱立倫是國民黨內的親美派代表,在維基解密洩密事件中甚至被認為是美國CIA的線民,也因此他始終得不到中共的信任,不僅過去4年未曾邀訪過朱立倫,甚至將兩年前藍白未合的責任歸咎到他身上。朱立倫固然曾批評賴清德是「獨裁」、「希特勒」,但是他支持「國防預算上調到GDP 5%」,還曾企圖修正國民黨的九二共識路線。這種既要親美又要和中的路線說得好聽,但並不見容於共產黨與國民黨基層主流;什麼都想要,最後就變成什麼都要不到。
正因為朱立倫「不夠聽話」,共產黨才會決定自己跳下來操盤,希望能選出一個很大程度上它可以自己掌握的國民黨黨主席,這也是黨主席選舉𥚃「郝下鄭上」的原因。只是,政客的權力來源會決定政客的言行,當鄭麗文的當選是來自於這些境外短影音與幾近紅化的國民黨基層時,她就得做出讓這些賦予她權力者開心滿意的事。想通了這一點,陳學聖所謂的「文火慢燉」、「顧全大局」,怎麼可能會是鄭麗文的選項?
鄭麗文想坐穩黨主席寶座,首要之務是讓投票給她的國民黨員感到滿意;至於怎麼樣讓黨員開心?對於沒有派系實力的她,如何讓共產黨習主席的蓋章認可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一件事,這其中,所謂的「習鄭會」更是重中之事。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的內容讓外界甚至不少國民黨人瞠目結舌,認為她的談話不經大腦,信口胡謅,尤其幾乎不談台灣主體性,照單全收共產黨的史觀與宣傳,「遮住主詞的話還以為是習近平或國台辦在講話」。但如果把它當成鄭麗文通往「習鄭會」的投名狀,其實全部都一目了然了。
政客的屁股會決定她的腦袋,鄭麗文已經一屁股坐上國民黨主席的位置了,為了保住這個位子,現在的鄭麗文滿腦子想的是誰給她這個位置的?如何回饋這些人?要怎樣才能讓這些人滿意?這種屁股決定腦袋的「權力基礎決定論」是政治學的ABC,也是預測政治人物未來行為最好的方式。從2005年連戰訪中開始,共產黨先是透過各種宣傳手段浸潤藍營基層,接著逐漸滲透國民黨的中常委;直到現在,共產黨已經有實力可以擇定它們屬意的國民黨主席人選。這是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國民黨內如果還有所謂的「中華民國派」,最好趕快認清這個事實。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陳嘉宏專欄:沈伯洋與陳昭姿 誰比較像「台獨」?
陳嘉宏專欄:張峻那一腳不是暴力 而是心死
鄭紹鈺專欄:中國官僚政治走不出「黃宗羲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