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件事看似彼此無關,但跟民進黨政府要堅持怎樣的「執政價值」息息相關。那就是普發一萬現金、吳音寧掌台肥不成,以及立院藍白政黨主導停砍公教年金的修法,此三件事考驗著賴卓體制的政策選擇與政治判斷。前兩項,民進黨政府前倨後恭的結果落得灰頭土臉;最後一項的年改,立院民進黨團力擋,但少數不敵多數,全案保留送朝野協商。當天、周四下午,前總統蔡英文非常罕見的跳出來發文,「年金改革,不該半途而廢。只靠政府預算,救不了大家的退休金。」但至今還不見賴卓體制對外的正式態度,頗讓外界擔憂與注目。
對於普發現金,民進黨政府先是反對,後來拒領,現在開始普發,此事已塵埃落定,功過就已記在人民心中的政治帳本上。接著,關於勞工與農漁民,前總統蔡英文曾說,「勞工是民進黨心頭最軟的一塊」,那農漁民呢?對民進黨來說,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因此,不管是陳水扁、蔡英文或賴清德時代,處理與農漁業有關的人事物,總是異常小心,但幾次經驗都灰頭土臉(例如北農人事),而就以最近吳音寧的台肥董事長人事案為例,最終也落得父子騎驢的窘境,裡外都不是人,淪為一場全盤皆輸的賽局。
10月31日農業部公布台肥官股董事代表,去年6月才上台的原農業部派任法人代李孫榮將被撤換,由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吳音寧接替,外界預期吳將接任台肥董事長。沒幾天、11月3日晚,農業部改由台肥總經理張滄郎接法人董事,最後張接任董事長。黨內頻揣測,學者出身的李孫榮可能「有狀況」,才逼使高層出手換人。
簡短回顧農民運動與民進黨之間的關係。1988年520農運是80年代最激烈的社會運動,當時剛解嚴,農民長期收到剝削、壓迫,外有政府要開放市場給美國農產品進口,直接威脅到農民生計,制度性剝削因素讓農民危機感升高,半年內動員多次,加上反國民黨一黨獨裁的訴求、學生運動加入,反抗力量的集結讓抗爭力道升溫,在台北街頭多次與「萬惡國民黨」激戰。
這場農運至今已37年,部分農運人士進入民進黨體制,而在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著眼於照顧農漁民,將老農津貼從3000提高至6000元(逐年往上調整),放寬農業專案貸款條件、設立農產品受進口損害的千億救助基金、政策扶植休閒農業、進行農業金融一元化管理的財金改革等。經過四分之一世紀,不管是扁英賴,大致上都謹慎處理著攸關農漁民的生計、產銷規畫或福利等問題,但,農漁業的政策與人事安排依然受到不同顏色政黨的左右,也無法跳脫舊有的階級宿命。
時至今日,吳音寧儼然是綠色執政下「農業」的重要代表之一,父親是知名作家吳晟,但她不遑多讓,大學就開始參與社運。2001年,她親往墨西哥東南山區,探訪查巴達民族解放軍為貧困印地安農民請命的革命歷程,出了一本叫做《蒙面叢林》的書,光是封面就充滿著左派游擊隊的濃烈色彩。2007年再出版《江湖在哪裡?》描寫戰後至今台灣農業發展的困境,以及農民被制度性壓榨的悲歌。當然,農漁民生活點點滴滴,不是某一個具代表性人物或作品就可以一語道盡,但吳音寧儼然成為民進黨對待昔日在野理想的指標,因此屢屢被推上與農業部相關的重要職位。
關於台肥的人事案,先不論為何換掉現任的李孫榮、吳音寧是否適任,以及是否刻意釋放壓力?賴卓體制要重用吳音寧不是問題,如果選擇要直接打破既有的農漁會結構,要重用吳音寧,來跟既有農漁會結構對撞,那就堅持到底,維繫著該有的執政價值;而如果要尋找更迂迴的方式去重組農漁業的產業結構與人事組成,那就去裂解或另尋其他辦法。更廣泛的來說,我們要問的是民進黨執政對待農漁業既有產業結構的整體態度,到底是什麼?是要使用革命性的手段,堅持過去揭櫫的執政理想?還是,改以妥協的路線,從中打破原有的農漁業窠臼?這就是執政價值的選擇,很顯然的,外界已經被搞得一頭霧水,連許多執政黨同志自己都講不清楚現在的執政價值與執政路線到底是什麼?
至於攸關全民權益的年金改革案,簡言之,就是面對過去黨國一體時期所留下來的18%優惠存款與年金所得替代率等問題,透過修法,以每10年為過渡期,逐年調降,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條件幅度從原本最高75%、最低45%,直到最高60%、最低30%為止,截至今(2025)年,公教所得替代率已降至66%。這項修法是在2016年,由前總統蔡英文啟動,在當時綠大於藍的立法院通過修法。但到了今年,具有席次優勢的藍白政黨重新提出《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修法,停砍公教年金,並要求政府撥補。至此,執政黨又開始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前方一片迷霧,目前還看不到盡頭。
少數政府是個難解的困境,歷經今年7、8月大罷免的失利,賴清德與卓榮泰勢必更有坐困愁城的無力感,但「若坐守窮城,端然待斃」,那就會氣力放盡,兵敗如山倒。普發一萬是個教訓,粗暴換人後落得一場空是另外一個警訊。人民是會算總帳的,掌握最高執政權力者必須切記:沒有執政的核心價值,就會被特定的利益需求牽著鼻子走。對執政者來說,心中最終的價值是什麼可能比東聽西聽更加重要。堅持價值,就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否則,想要討好所有人,就會得罪所有人,就會落得父子騎驢的窘境,最後結果就是摔得鼻青臉腫,裡外都不是人。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民進黨公布最新民調近6成國人支持年改 吳思瑤轟:在野立委發言空泛、不理性
今明審查停砍公教年金修法 翁曉玲盼順利出委:蔡英文政府錯誤年改得踩煞車
射3箭挺軍公教警消 羅智強:若當選黨主席要修正不合理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