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上增添了不少色彩?有民眾近日發現,台北街頭出現藍色、紫色的柏油路面,因此好奇發文詢問究竟用途為何。這其實是台北市府推動的「行人友善區」新設施,藉由彩色鋪面、減速丘與視覺導引設計,讓駕駛放慢速度、提升行人安全,目前大安、內湖、士林等地已有多處即將完工,市府將持續推動擴大建設。
有網友近日在Threads上PO文表示,最近修完路後,發現戶外柏油路上多了紫色與藍色的區塊,因此頗為好奇顏色區塊的用途為何。對此,就有網友解答,馬路上深藍色鋪面的區塊,其實是台北市的行人友善區。
事實上,台北市政府在各個行政區都有陸續規畫行人環境改造,目前大安區大學里、龍泉里、古莊里、古風里、龍坡里、華聲里、內湖區樂康里、士林區岩山里等地都在打造行人友善區,在交通局、新工處與交工處齊力規劃施工下,逐步形成人行動線連續、車輛降速且安全舒適的步行環境。

這些行人友善區除了搭配欄杆與緣石的實體阻隔,提供行人更安全的通行步道及縮減車道寬度,也有彩色標記行穿線串聯行人動線,同步設置楔形標線,使駕駛人接近路口時因道路縮減及視覺變化產生小心及減速的效果,同時設置組裝式減速丘,讓駕駛人必須減速才能較平緩的通過路段,並透過交通友善區標誌、彩色瀝青壓花等路口意象,提示駕駛人進入一個行人友善之區域,須減速慢行。
台北市交通局以大安區為例指出,上述工程陸續完成後,經過現場實測,浦城街汽車車速相較實施前下降41%,機車車速下降45%,有效達到車輛減速的效果。另外,鄰近古莊里的師大路已完成路型改造及人行道拓寬工程,而師大路對側的龍泉里與古風里,行人友善區都已在施工中,未來該區將是臺北市最大的行人友善區域。
交通局表示,全台北市目前已有36個里表達參加行人友善區的意願,交通局也已排入規劃,並有6里已施工中,同時呼籲有意願參與行人友善區的里別可接洽交通局,如果針對特定路段希望推動行人優先區,也可以向交通管制工程處申請,交通局將與各里一起合作,持續推動行人更安全更友善的環境。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救護車地獄!行人過馬路「沒人禮讓」 駕駛按喇叭下秒遭瞪
不能再用LINE了!3大類人「不能再傳訊」停用日曝光…快檢查手機版本
日本職人來台掃貨!狂買「這商品」被緝毒犬聞 差點過不了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