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位錶店老闆的臉書上看到這樣的貼文。他寫道:「挑動最敏感的一塊市場!或許,愛大、愛厚、愛重的沛迷鐵粉,不見得能馬上接受。......輕鬆一點看這次小沛的出手。這會是一個讓全家人都有機會喜歡並戴上小沛的新世界,不再讓厚重或尺寸成為障礙。」
從「銷售第一線」人員所得到的,才是最真實、最貼近市場的訊息。完全可以想像,錶店老闆們在跟客人介紹銷售沛納海錶款時,一定常常因為厚重的尺寸被打槍:「太厚了啦!」「戴起來不舒服。」「我手腕撐不起來。」即使,沛納海在錶壇已經算是一個非常具代表性的「賣方市場」品牌,大多數手錶都供不應求。然而遇到非忠誠鐵粉的新客人,又大又厚又重的尺寸,還是成為他們下手購買的最主要障礙。
這就是沛納海這款Luminor Due出現的最重要原因。
沛迷鐵粉的強烈衝擊
今年五月在佛羅倫斯發表的沛納海Luminor Due系列錶款,上週終於抵達台灣。我也馬上安排試戴與拍照,親手試試這個「薄了百分之四十」的小沛,戴上手是什麼感覺。
沛納海並非沒有薄形錶款,二年多前發表的首枚微形自動盤 P.4000機芯,厚度僅3.95mm,就宣告了沛納海「薄形化」工程的開始。不過,一開始做薄的是復古形的 Radiomir 錶殼,其模樣本來就簡約古典,視覺衝擊不大。然而這一次,沛納海改造的是旗下最受歡迎,曾經引爆「大錶潮流」,視覺效果非常突出的Luminor錶款。所以對原本就是「沛迷」的人來說,這會是一次強烈衝擊。
的確。對於已經相當熟悉「小沛」的我來說,第一次戴上這款新錶的感想:「它被壓扁了。」原本Luminor應該要有的存在感,不再那麼強烈。沛納海於1950年代創造的招牌半圓形金屬「龍頭護橋」,搭配大弧度水晶玻璃的誇張曲線,也隱藏了起來。「呣!戴起來的確很舒服啦!而且可以縮到袖子裡面耶!」我這樣回應。
要知道,對於「鐵粉沛迷」來說,「又大又厚」是沛納海的必要條件。甚至有一派人士宣稱,買沛納海如果不買47mm就沒有買到精髓(因為最初沛納海就是47mm。但很多人不顧自己手腕細、個頭小,也硬戴47mm超大錶殼,這點實在不建議。切勿削足適履,還是以適合為首要)。
所以,我心裡非常明白,這款Luminor Due不是賣給我的,也不針對原本就有很多小沛的鐵粉。這款手錶,是用來賣給文章一開頭所說,那些嫌沛納海太厚太重而放棄的客人們。可以說,這是沛納海品牌邁向成熟期,脫離「粉絲市場」而開始挖掘更大市場的轉型式作品。
大膽航向未知的市場
開發全新市場,是錶壇當前最重要的戰略。有人認為,鐘錶市場實在有太多「高級製錶」了。愛買手錶的有錢人或中、高階主管們,保險箱裡已經有幾十隻錶了,很難再說服他們掏錢了。品牌必須把眼光放在過去沒有說服成功,或者不曾接觸過的新客人。
PIAGET伯爵今年最重要的作品,是一枚名為Polo S的精鋼運動錶。PIAGET已經十幾年沒發表全鋼錶款了(上一次是2001年的Upsteam系列),這一次再度挑戰,就是要以更平易近人的價格,帶領年輕客人跨入PIAGET的品牌殿堂,而設計出品牌旗下最便宜的錶款。
雖然,這款手錶被許多人認為與PP的「金鷹」與「海底探險家」有幾分相似,但我認為再仔細看就會發現完全不同了。原因在於PIAGET非常大膽地處理了「圓中帶枕」的錶圈,折射光芒非常耀眼醒目,使之擁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視覺效果。機芯方面,因為是入門級產品,為了與原本的頂級機芯做出區隔,PIAGET推出全新的1110P(三針)與1160P(計時)來應戰。此二枚機芯是伯爵與歷峰集團旗下Manufacture Horlogère Valfleurier機芯廠共同合作的成果,與卡地亞的1904 PS-MC機芯系出同源。也可以說,品牌們得利用集團力量來共同開發全新市場。
今年稍早,德國朗格發表了全新的Saxonia Thin 37mm,是品牌第一款新台幣50萬元以下的產品。還有江詩丹頓,也發表了目前市場上最便宜「日內瓦印記」 Quai de l’Île 錶款,可以看到眾家品牌,透過變薄、變年輕、變便宜等種種方法,努力開發接觸全新的客人們。在經濟狀況嚴峻的這個時刻,也真該是改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