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隊封王的歷史瞬間。(取自小熊隊臉書粉絲頁)
小熊七戰封王 告別百年魯蛇噩運
就像紐約時報專欄作家(Davd Waldstein)說的,在美國職棒發展超過一百多年的歷史裡,有的球隊從封王巔峰到悲慘墊底,已經經歷多次起起落落的輪迴,有些球隊成立、解散、或轉換到不同城市發展,但始終不變的是小熊隊年年徒勞虛度空手而回。
不過,今年終於不一樣了,小熊隊距離上一次封王是108年,而棒球的縫線是108針。今年顯然一定不一樣。
果然,在七戰四勝制的世界大賽裡,前四戰還以一勝三敗落居明顯下風的小熊隊,在第七戰以8:7在延長賽第十局之後打敗了印地安人隊,拿下冠軍。
但是這場可以載入歷史的勝利,過程高潮迭起充滿戲劇張力,得來並不容易。
小熊隊帶著6:3的領先進入第八局,眼看似乎大勢已去的印地安人隊硬是從火球男查普曼(Aroldis Chapman)手中接連敲出長打追平比數。九局結束,雙方陷入了僵局。
接著雨飄了下來,像是棒球之神刻意製造的懸疑。
比賽因為大雨暫停了十五分鐘之後,十局上小熊又拿了兩分。不屈不撓的印地安人在十局下兩出局後又追回了一分,但終究阻止不了小熊破解魔咒。
這是小熊隊自一九零三年「世界系列大賽」開始以來第三次奪冠,但它應該是美國職業運動歷史上一條最艱辛的冠軍之路。當最後一個印地安人隊的打者在一壘前出局,小熊球員隨即陷入狂歡,在芝加哥北城(North Side)也開始即興的街頭派對,慶祝幾個世代以來球迷們都無緣見證的勝利時刻。
至於落敗的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從1948年以來就未嘗冠軍滋味,如今接替了小熊,成為大聯盟職棒現今歷經最長時間無法封王的球隊。
「可愛的魯蛇」失敗凝聚的認同感
不過早在第七戰開打之前,有一件事就已經確定了:小熊隊將會失去一些東西。它不是失去世界大賽冠軍,就是失去百年的傳奇故事。
過去的小熊總是不贏球,也因此塑造了小熊球迷獨特的文化。小熊迷是「可愛的魯蛇」(lovable losers)。他們是永遠的魯蛇,但是永遠不放棄。年復一年輸球的心碎滋味,反而是把球迷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他們就像漫畫裡的查理布朗一樣,儘管每次都是被對手100:0慘電,每次都是滿心期待新的下一場比賽到來。
球隊始終不爭氣,正好顯現出小熊迷對自己熱愛球隊的高忠誠度。對手們從他們的瑞格里球場(Wrigley Field)打出全壘打,坐在外野的球迷會把全壘打的球扔回場內,引來現場球迷的鼓譟叫好;球季第一天的開幕戰,已經有球迷準備好「明年加油」的標語,自我挖苦對今年球季的勝利不抱希望;二零零零年,自稱從小是死忠小熊迷的希拉蕊,在紐約角逐參議員席次時戴著洋基隊的帽子四處拜票,更引來小熊迷「騙子」、「叛徒」的斥責(後來希拉蕊在自傳《活出歷史》裡還必須費力的解釋,說她為了建立社區關係,所以要在美國聯盟裡找自己支持的球隊,她還是死忠的小熊迷,所以絕對不可能支持同城的白襪隊,所以她選擇了洋基隊)。但對小熊迷來說,希拉蕊的詳細交心的解釋恐怕還是無法讓他們買帳,可愛魯蛇絕不可變節投靠邪惡帝國。
「可愛的魯蛇」也反映著另一種人生面向。球場上的冠軍每年永遠只有一隊,其他人註定要空手而歸。永遠不走運的小熊隊,屢屢出現不可理解的連敗,關鍵時刻的致命失誤、或是場外不可抗力因素,和勝利失之交臂,很容易在魯蛇們的挫折人生找到共鳴。如今冠軍成真反倒讓人有點不知所措。
就像一個小熊球迷接受紐約時報記者訪問時說的,他花了一千美金帶自己退休的老母親到球場為小熊隊加油,在比賽結束時他發現母親臉上掛著兩行淚。「我有點嚇到,」他說,「我這一輩子,小熊隊從沒走到過這一步。如果小熊贏了世界大賽冠軍,身為小熊迷的意義將就此改變。我得承認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好事。我討厭『可愛的魯蛇』這個綽號,但是它對我具有意義。它代表大家共同的希望和失望。它代表接受失敗,代表盡了最大力,雖然沒法子勝利成功。」「我內心深處有一部分希望『可愛的魯蛇」不要消失。」
如今小熊終於結束百年噩運,所有山羊、黑貓、或是史帝夫巴特曼(Steve Bartman,二零零三年國聯冠軍賽「球迷干擾界外球」的主角)的魔咒一一解除。小熊迷在迎接勝利的同時,可能也會悵然失落。像二零零四年波士頓紅襪隊結束86年的貝比魯斯魔咒之後,突然發現自己已被歸類在聯盟裡充滿銅臭味的豪門強權之列。
如今恭喜小熊迷的同時,熊迷們今後沒辦法再用「可愛的魯蛇」自況了。就像熱愛棒球的查理布朗揮出全壘打或是拿到完投勝,一頁傳奇的棒球歷史也畫下了句點。
參考資料:
In Game 7, Chicago Cubs will either lose a title -- or their mystique (USA Today)
Finally, the Chicago Cubs are World Series Champions (New York Times)
After 108 years of unfulfilled yearning, Cubs fans are taking nothing for granted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