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高雄蚵仔寮漁港還未湧入人潮,港邊的「品銘蛋糕」廚房裡,第2代吳紹玄已經忙著製作蛋糕,一刻不得閒。這樣忙碌的場景,吳紹玄很習慣了,坦言以前在家裡的糕餅代工廠工作時,更操勞。
【無油救老店】他帶家業挺過食安危機 卻不想和家人再共事

毒油風波後,品銘蛋糕第2代老闆吳紹玄將家裡的糕餅代工廠轉型,主打無油蛋糕。從國中開始就在家裡工廠幫忙的他,連大學都念西點烘焙,和家人齊心協力挽救家業後,他卻告訴記者,未來在店裡不希望再看到家人,這樣對公司發展才是好事。
第1代老闆吳冠褘原本開麵包店起家,20多年前轉型做糕餅代工廠「品銘」,產品內銷台灣也外銷中國。兒子吳紹玄從有記憶以來,生活都在麵包堆中渡過,「我15歲就開始教工廠的學徒,學徒年紀都比我大。」
身為生意囝,他有不少遺憾,本該盡情玩樂的年少歲月,他只能和糕餅為伍,「同學逛夜市,我不能去,同學交女朋友,我在工作。有時候趕貨到天亮,我跟我爸從高雄一路送貨到台南,回來已經早上,都沒睡覺直接去上課。」
為了家業,他考上高雄餐旅學院,念西點烘焙,畢業也在85度C工作過1年,「從小都在這個環境,我逼自己跳出舒適圈,去給人家罵。」學到85度C對糕點的高標準,也發現自己經驗不足,加上家裡缺人手,吳紹玄再度返家工作。






但2013年,一場毒油風波,卻掃到無辜的吳家。雖然代工廠使用的是未出問題的遠東植物油,但中國一律禁止進口台灣貨,導致品銘出口中國的貨櫃被大量退貨,賠上百萬元,吳紹玄因此決定,要做自有品牌,不再任人宰割命運。
從哪跌倒,就從哪再站起來,吳紹玄花了1年半,研發出無油蛋糕,也在高雄闖出名聲,父母和哥哥、太太一家人也在店裡幫忙,但卻引起兩代衝突。父親吳冠褘無奈地說:「他很固執,做蛋糕一定要用計時器,但我做那麼久了,一看就知道啦!有時候忙起來,蛋白發的不是那麼標準,他不高興就把心情掛臉上,後來我想說他做就好了。」
原本吳冠褘還想將工廠烤箱搬到店裡,增加產量,結果兒子拒絕,認為人力不足,有了機器也做不出量,吳冠褘又嘆氣:「我知道他是很打拚的小孩,我想幫助他,但是不知道他想什麼。」






吳紹玄坦承和父親常因觀念不同而吵架,因為他擔心:「之前遇到毒油事件會怕啊!如果東西做不好,營運出問題就倒了,品質不能降只能升,升的過程一定會有衝突,無油蛋糕又超容易失敗,所以我和你們講話的時候,一直想著溫度夠不夠。」對品質的高標準,加上不捨父親太辛勞,他反倒希望爸爸退休。
「這就是60歲與30歲的觀念落差,而且我標準已經降很多了。」吳紹玄認為,為了公司的發展著想,他希望:「未來生意上軌道後,不要在店裡看到家人!如果你是家人,我很難跟你講話,因為太親,你可能不會改。」
自認長處是挖掘別人的優點,吳紹玄發現哥哥適合當業務,「我都直接跟我哥說,以後工作要分開,不要都待在店裡,他可以負責展店,和百貨談合作。」
希望未來開放內部加盟,吳紹玄不擔心品質走鐘,「只開放給做過的員工,而且要通過我認可,店一定要拓展出去,員工才有舞台,當樹幹是穩的,樹蔭就會延伸。之前已經有很多人要來加盟,我全部推掉,不然就算拿到1,000萬,店可能開沒2個月就倒了。」
和家人一起工作十多年,也帶著家業走過危機,吳紹玄卻希望親人不要再在一起工作,別人認為他龜毛、難相處,但他明白,這不只是為了新事業好,不捨家人辛苦的心疼,他藏著就好。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