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永進位於台中大雅的工廠,超過一人高的紅色禮籃收納櫃排列在入口處,信手就能畫出產品草圖的永進木器廠總經理江世楨說:「我們的東西都有一點古早味,保留了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的痕跡,因為一個品牌最重要的是文化,那是根。」
江世楨小檔案
- 年齡:1961年(56歲)
- 家庭:未婚
- 現職:永進木器廠總經理
- 休閒:繪畫
- 學歷:成功大學機械系
- 經營理念:德不孤,必有鄰
- 座右銘: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指著會議室內的照片牆,從小就在生產線打滾的江世楨說:「我出生後,工廠才有卡車,那是我們永進第一輛小貨車。」
創立於1951年的永進木器廠,以手工生產五斗櫃等嫁妝傢俱起家,江世楨的父親江朝坤承接上一代的技藝,加上自行研發的機械,把巷弄內的小工廠,擴大成生產電視木製拉門、電器外殼與撞球檯的200人工廠。
以前永進在南屯區家喻戶曉,人家看到我還會說:「少爺你來了喔!」
江世楨回憶:「以前永進在台中南屯區家喻戶曉,有些父母會抓雞來,拜託我們給他小孩工作,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人曾經在永進工作過。我退伍回去時,賣麵的看到我還會說:『少爺,你來了喔!』」
但台灣經濟起飛,土地、人力成本與環保意識跟著上揚,中國、東南亞逐漸取代台灣,「當時做傢俱的都跑去東莞,我父親不想跟人家競爭,他想起日據時代有一家專門做官方生意、模仿德國曲木傢俱的日本秋田木工廠,也想試試看。」
曲木傢俱是利用木材的韌性,經蒸煮軟化後,再架到模具上彎曲成需要的形狀、窯乾,其工法叫「實木彎曲」,另一種技術則是把樹木刨成薄紙,再靠膠合劑定型堆疊的「積層曲木」。
但台灣沒有適合的樹種與機械,缺乏做實木彎曲的條件,投入曲木傢俱7年多,永進員工剩不到20人,「我父親常研發機械到三更半夜,模擬曲木的彎曲,整個工廠就像實驗室,一堆機器都埋在木屑裡。」
小時候喜歡畫畫的江世楨,一心想念建築系,但想到父親的辛苦,考大學還是將機械系畫在志願卡上。
畢業後出家…我是長子又是長孫,我爸很生氣,是我媽拉我回來的。
「我只填成大建築、成大機械,我讓老天爺決定,如果要回來盡孝道,就念機械;如果要放我一馬,就念建築。但其實我查過之前的分數,是機械高、建築低,我就把機械填前面,沒想到我那一年卻相反。」
訪談間,江世楨常用「叛逆」形容自己,他說特別是學佛後,他思想變得更叛逆。江世楨大一就皈依學佛,畢業後一度出家,「大學四年,其實前前後後加起來,有一年我是住在寺廟裡,但我是長子又是長孫,我爸很生氣,後來是我媽去拉回來的。」
1985年,剛退伍的江世楨,被負責公司財務的嬸嬸找回家幫忙,「那時候一年賺不到100萬元,卻負債300多萬元,我爸爸不忍心叫我回來,但是我不曉得哪根筋不對,不想繼續念下去,念書二腳不著地,好像空空的、虛虛的。」
不懂財務和設計的江世楨,剛到工廠什麼都不懂,只好去掃地。為了掌握客源,他連續2年每週都上台北查資料,「我去看國外客人的目錄,我要確認做的東西有沒有人要?還是我父親自己很喜歡、做得很爽而已?」
不想靠殺價競爭,江世楨到日本學習豐田車廠多種少量的管理模式,自己跑業務,展開第一次轉型。「歐洲是當時曲木傢俱的大本營,我去參展,但我愛建築又很搞怪,人家的展位是公定的一個殼,我就將台灣農業時代用的提籃放大到五米高,攤位像鳥籠一樣,看得懂的人就懂。」
江世楨逐漸打開國外知名度,永進的單月產量也從3個貨櫃提升到6個,1990年更搶下瑞典家居零售商IKEA的訂單。
當初IKEA覺得台灣沒好東西,我很生氣,就寫一封傳真罵他們看輕台灣的產業。
江世楨說:「其實我不知道IKEA,人家說它很大,我就去台北找,但他們覺得台灣沒什麼好東西,我很生氣,回來就寫一封傳真罵他們看輕台灣的產業,沒想到一個禮拜後,他們居然說要看工廠。」
當時永進的廠房還很簡陋,江世楨笑說:「我跟對方說,如果你給我單,我可以再投資,對方卻告訴我,有設備才會下單,我只好開始跟銀行借錢,最後對方給了我25張凳子的訂單。」
拿下IKEA訂單,吸引其他外商找上門,當時永進一個月可生產3萬件曲木傢俱,其中IKEA就占三分之一產能。
江世楨也同步接手父親經營的國內傢俱店通路,但收款困難、開票期長達3個月。他憤憤不平地說:「通路的老大心態很差,想收款,差一點要叫他阿公,幾乎是跑給你追。想漲價,只差沒跪下來,真的嚥不下這一口氣,我乾脆不做。」
已做了IKEA八年生意的江世楨,雖然逐漸還清負債,但代工單價低又缺乏自主權;同時間,他也注意到,台灣社會愈富裕,民眾更願意將錢花在傢俱裝潢上,一些室內設計師、咖啡店業者也找上江世楨,如雙聖冰淇淋的第一家店也用永進的椅子,因此讓他開啟第二次轉型。
江世楨跳過中盤商,直接培養業務拜訪國內傢俱店,自創「STRAUSS」品牌,並改變豐田式管理的「零庫存」模式,「我很悍、也很自負,我要求每年都要推新產品,加上取了一個外國名字,目錄又做得很炫,大家都以為是進口貨。」
他也顛覆了市場主流的「量產、低價」觀念,提供客製化服務,「你可以跟我訂木頭、訂布的顏色,我不是賣DIY傢俱,我的東西很耐用,同業價格便宜我三成,還是輸得慘慘。」
為解決通路商付款拖延問題,江世楨作風強勢,「我後勤管理得很好,三天就可以到貨,所以我錢要得很硬,這個月的帳下個月要付現金,否則就斷貨,我就是這麼絕!」
但一面做代工,一面摸索國內市場的江世楨,很快又面臨挑戰。
每年都去歐洲拜訪客戶的他回憶:「2000年我快40歲,公司快50年時,我去德國慕尼黑,當時在街上陸續看到很多藤製、鋁製傢俱,價錢雖然比我貴,但因重量輕、組裝方便,反而賣得比我好。」
我從小念書就念得很好,自尊心也很強,怎麼做這個產業,那麼沒有面子?
「一葉知秋呀!」江世楨苦笑:「我終於體會到,傢俱業是一個低屏障產業,木火土金水、任何材質,只要具相同功能,都在競爭。」
另一次,江世楨到北歐看展,當場想跟對方購買傢俱,卻被批評「台灣是海盜抄襲王國」。他說:「台灣很弱小、經常被瞧不起。我從小念書就念得很好,自尊心也很強,怎麼做這個產業,那麼沒有面子?」
於是,江世楨又開始思考轉型方向,他說:「當時我認為非轉型不可,但轉往哪裡去呢?我真的不知道。錢是賺到了,可是我要這樣過一生嗎?」
2000年,江世楨決定採取第三次轉型,他毅然結束和IKEA的合作,將永進在台中文心路800坪的廠房,改裝成「STRAUSS」第一家門市,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我當時年輕氣盛,設計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定是國際級、沒看過的,開店時包括誠品書店都來看,但叫好不叫座,第一個月營業額只有40萬元。」
企業轉型最難的地方,都在於搞清楚。
切斷代工奶水,永進連續幾年每年都燒掉1000萬元,最慘的2003年,江世楨還要拜託母親賣地支援,「現在講得輕鬆,但當時很多掙扎,只是那個趨勢讓你相信會好。」
他不斷調整產品線,設計融入台灣農業社會元素,2006年創立「有情門」通路,「從過去生活的痕跡修改再創新,比較容易取得消費者共鳴,所以我們的東西還保有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的痕跡。」江世楨10年燒掉1億元,2010年終於損益兩平。
目前有情門在全台的實體通路突破16家,產品都在台灣生產,去年營業額衝破五億元。江世楨說:「一開始的英文名字很多人叫不出來,我就取了『有情門』,菩薩的中文名字是『覺有情』,覺悟自己有情、眾生有情,這個名字在我大學時就烙在心裡。」
江世楨說:「企業轉型最難的地方,都在於搞清楚。我很叛逆,而佛學講因緣果,就是去釐清很多事情的原因。」「我的手一直沒離開製造,一直在找路,因為要國際化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要回來自己的土地找創新的靈感跟元素。」
原來,他的叛逆,指的是拒絕順從於現狀,如同他不斷在思考企業轉型,深入追究每一件事情的原因。
後記:老闆的早餐
喜歡畫畫、高中學過聲樂、大學練過國術的江世楨,興趣廣泛,唯獨對吃不講究。江世楨說,自從他學佛後,便吃得很簡單,此時一旁的攝影記者問:「江總早餐是吃麥片加牛奶嗎?」他驚訝地說:「你怎麼知道?」拍過無數大老闆的攝影記者說:「因為你們成功人士都流行早餐吃麥片啊!」歷經近6個小時採訪,一身文青打扮,有著知識分子傲氣的江世楨,終於露出開懷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