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工智慧元年的來臨,不是傳統概念式的泡沫,毋寧更像是60年代火箭登月所創造的電腦世紀,是用突破性的智慧與龐大的資本,加上難以想像的巨量火藥激發出來的。在美國與中國,AI已經形成強大的產業鏈,帶頭的就是蘋果、亞馬遜、谷哥等科技龍頭,這些公司都是總市值新台幣15兆到25兆元的龐然大物,但是新技術與新產品,仍然讓公司的股價像火箭升空那樣轟然推升,一切宣示著:又一個劇變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亞馬遜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亞馬遜在2006年推出AWS雲端服務,短短10年營收就逼近新台幣4000億元,而且去年就為公司賺進新台幣1000億元淨利。亞馬遜的語音助理Alexa、電子書Kindle、智能家電echo、無人商店Amazon Go全都深度運用人工智慧,商業上的快速成功,亞馬遜早就不是電子商城,而是全面AI人工智慧服務的龍頭企業了。
然而,面對這樣的歷史大事,一向以科技島自豪的台灣卻意外顯得安靜,我們一直到今年4月27日,才在PTT創辦人杜奕瑾、以及科技部部長陳良基的推動下,成立「台灣AI實驗室」,實驗室的規模與預算都少得可憐;最近炒翻天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關於AI發展的項目只有20億元,而且是分成4年,任務是建立「智慧機器人創新自造基地」,只是傳統科技代工業的延伸。
我們非常訝異,極為擔憂,民進黨政府費盡力量推動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同性平權、無核家園、以及8千8百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號稱「百年布局」,卻忽略了全球當今首要的AI人工智慧大突破。
PTT的杜奕瑾與科技部長陳良基的呼籲,在民進黨的決策圈內聲音微弱,政府用4000多億元的巨額預算,投放在上個世紀的軌道建設,另外2500億元的預算,丟在更古老的河川治水,但是對於就在眼前發生的人工智慧大爆炸,民進黨政府沒有看到、沒有掌握、不知從何下手,這是台灣最大的危機!
號稱創新創意自由與科技島的台灣,沒有積極加入AI的歷史潮流,還在小確幸、社會公平的領域裡自我感覺良好,蔡英文政府必須趕緊張開眼睛,調整方向,號召全國的力量,來思考台灣在AI大爆炸的機會與挑戰,這才是最該努力的前瞻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