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南方公園劇場版》葷腥不忌,腥羶到底,有人愛死,有人倒胃口,不過片中導演極盡諷刺,看得出來已涉及私人恩怨的批判對象,不是別人,正是MPAA美國電影協會的分級單位。
南方公園原本被歸類於NC-17,也就是17歲以下觀眾不得入場。製片人不服,寫了1份備忘錄,羅列6大重點,希望分級人員重新考量。備忘錄中的一段這麼寫著:「…擬加入新的分鏡腳本,以澄清有關撒達姆‧海珊陽具一幕之劇情。」
南方公園最後被打上R級(限制級),發行上映。
是誰掌握1部電影被歸類於哪個年齡層的決定權,間接宣告1部電影的票房成敗,助長或扼殺好萊塢的創作天空?答案,就在洛杉磯1間購物中心旁,非常不起眼的辦公樓裡,區區11名分級檢察專員的身上。
通常在1個普通的工作天,1名分級人員會「檢察」2到3部電影,給予評級。為了避免影響判斷力,他們謹守「早上血腥暴力,下午性愛色情」的工作分配原則,而觀影的重點不在演技如何,劇情有無張力,而是關注剛剛那一幕是不是有吸菸畫面?剛才死者的血是慢慢流出來還是大量噴濺在牆上?片中的床戲是「動作片」、還是「文藝片」?
不難想像,這樣的工作必定充滿挑戰,也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的。目前擔任分級委員會主任,曾評定超過1萬2,000部電影分級的Joan Graves原本是個證券經紀人,因為「看起來明理」而被友人推介成為分級專員。除了明理之外,一般人想要應徵這個工作,還必須符合幾個要件:首先,你必須是為人父母,而孩子的年齡,必須正好介於5-15歲之間。另外,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能夠目不轉睛地冷靜看完任何殘忍噁心,不堪入目的電影畫面,以便與其他分級人員討論該給它哪一種年齡分級。
換句話說,分級人員的職責,就是設身處地,以1個美國家長的眼光,參酌當今社會價值觀,來看一部電影適不適合自己的子女觀賞,然後做出分級判斷。由於分級結果涉及電影能在多少家戲院放映,衝擊票房收入,因此分級人員承擔不少來自電影公司的壓力,同時觀眾也會不時來電抗議,譴責某部電影竟然開放給年輕觀眾看,簡直是道德淪喪。
背負壓力,還得耐住性子看完一部又一部超級大爛片,這麼一想,分級人員的工作確實是還蠻辛苦的。只是這種「辛苦」,再怎麼辛苦,光憑免費看電影這一項,恐怕就足以讓全球的影迷擠破了頭,照三餐投履歷去敲門。
資料來源:WSJ, Indie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