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0 07:05 臺北時間

見證草東誕生 街聲打通獨立音樂活路

mm-logo
娛樂
草東獲金曲年度最佳歌曲獎肯定的〈大風吹〉,2015年已在街聲曝光,隨後街聲入選草東在「大團誕生」開唱,現場吸引滿滿聽眾。(街聲提供)
草東獲金曲年度最佳歌曲獎肯定的〈大風吹〉,2015年已在街聲曝光,隨後街聲入選草東在「大團誕生」開唱,現場吸引滿滿聽眾。(街聲提供)
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簡稱草東)今年在金曲獎拿下最佳新人、最佳樂團,更憑〈大風吹〉奪下年度歌曲獎,被形容是「悶世代」代表。兩年多前,甫改組的草東還未累積足夠資源出實體專輯,先將demo放上「街聲 StreetVoice」網路平台,隨後再於Legacy Taipei「大團誕生」演唱,不久締造爆滿紀錄,漸漸累積大批死忠粉絲。
在台灣,獨立樂團及創作人會選擇「街聲」當創作分享平台,即使如徐佳瑩、韋禮安、謝和弦等站上主流市場的歌手,至今仍是資深會員,常在此發表新作。鮮少人知道,街聲在台灣創立已超過10年,默默灌溉無數台灣獨立音樂,讓其生長茁壯。
今年28屆金曲獎上,草東奪獎大放異彩,掀起大眾對獨立樂團熱烈的討論。
「哭啊喊啊,叫你媽媽帶你去買玩具啊,快快拿到學校炫耀吧,孩子交點朋友吧…」這句時下最夯的歌詞,來自草東的〈大風吹〉。2012年成軍、2015年改組的「草東沒有派對」,早在拿下28屆金曲3項大獎前,已是獨立音樂界的夯團,直到去年3月才發行首張實體專輯《醜奴兒》。
所謂「獨立音樂」(Independent Music硬地音樂,簡稱Indie),意指從錄音到出版都由音樂家獨力完成,以低成本、低曝光、創作自主精神推出的音樂。缺乏廣告加持與大量曝光,獨立音樂要維持生計也格外辛苦,幸好台灣還有街聲。
韋禮安(左)、徐佳瑩(右)都是街聲資深會員,雖然已成主流歌手,仍會將新歌demo上傳街聲分享。(李鍾泉攝)
透過街聲的網路平台分享及推薦,將作品快速且有效地推到聽眾面前。
回溯2015年草東改組、在台北舉辦場地僅能容納120人的復出演唱會「不都媽生的」後,便在街聲上傳〈大風吹〉demo(樣本唱片)。這讓原在獨立音樂圈就小有知名度的草東,透過街聲的網路平台分享及推薦,將作品快速且有效地推到聽眾面前。
街聲不僅為在地的獨立音樂創作者,免費提供一個可發表作品的音樂網路平台,每月更固定於Legacy Taipei主辦「大團誕生」Live House演唱會,成功運用編輯推廣及實體活動,讓非主流音樂在無限的網路世界有效擴散,沒知名度的樂團,也能有表演舞台與收入。
街聲創始人張培仁,是前魔岩唱片總經理,長期扶持獨立音樂。(東方IC)
街聲的主要催生者,是前滾石唱片集團策略長、魔岩唱片總經理,現任中子創新執行長的張培仁(Landy,李宗盛〈和自己賽跑的人〉首句「親愛的藍迪,我的弟弟」就是寫他)。
街聲新媒體發展部資深副總經理陸君萍表示:「張培仁因長期發掘、培育獨立音樂人,早想創立一個可結合音樂、影像、設計的網路發表平台,直到2005年策劃主辦台客搖滾嘉年華、簡單生活節等活動,徵選到不少有潛力的獨立樂團,加上第一筆資金進來,街聲才正式誕生!」
街聲提供獨立音樂創作人免費上傳音樂,讓作品更容易被聽見。(翻攝自街聲網站)
「街聲這個平台,想打造出一個樂園,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把作品、才華,真正實現而且被看到。」陸君萍強調,不同於大型影音網站憑點閱率決定一切,閱聽人只能在一片樂海中做選擇,在街聲,音樂人或其代理人可以Blog(部落格)形式經營專屬網頁,讓閱聽人更瞭解自己。
街聲現在每日新增100多首歌,每首都由編輯Team聽完,選擇有特色的作品做推薦。「7年前開始,我們就把網站的音樂作品授權、製作成《大團誕生》合輯,和簡單生活節以及獨立咖啡廳合作,透過實際發行請電台媒體播歌、安排訪問、授權播放。」
街聲曾嘗試舉辦「大登陸」,將樂團帶進校園,但成本過高,只做了2年。(翻攝自街聲臉書)
透過通路銷售,獨立音樂可以直接接觸到喜歡這些音樂的人,2011年首張合輯《StreetVoice 冬季選集》便達到近5,000張的銷售成績。
進一步,街聲每月會遴選3至4組編制較成熟的獨立樂團,登上自辦的大團誕生Live House演出,讓樂團受到更多注意。兩年前草東就是大團誕生的入選樂團,在Legacy Taipei售票演出,陸續寫下多場爆滿及完售紀錄。
此外,街聲也透過旗下「Blow吹音樂」新聞網站,報導音樂相關消息,並與其他網媒合作,讓音樂創作消息更容易被看見。陸君萍認為,獨立樂團都是自然成長出來的,「街聲唯一做的是把環境搞好,我們嘗試把被壓抑的機會和空間打開,把樂團演出變得有價值,讓這個環境對獨立樂團是可親的。」
街聲創立初期的資金大多來自天使投資人(提供創業基金,換取可轉換債券或所有權權益的富裕個人投資者),之後不斷增資,從站長、美術、程式設計師的3人團隊,如今員工超過40人,會員數超過75萬。加上音樂作品防盜的保護機制,以及有計畫的推廣,10年來建立與創作人的深厚信任,上傳歌曲數至今累積超過26萬首。
過程中,街聲曾企圖轉型成影像、文字、設計全方面的創意平台,但影音規格太大,無法與YouTube、臉書競爭,首先淘汰上傳影音的服務。後續又因沒有足夠資金運營及進行網路擴點維護,陸續放棄音樂以外的服務,不斷調整方針,才磨出現今創作音樂平台的品牌定位。
在網路社群走紅的「勸世寶貝喵喵」,也是街聲的會員,去年在「大團誕生」台中場演出。(街聲提供)
從街聲經營的經驗來看,音樂一定要先被流傳,才能打開無限的可能。
只是網站一直處於燒錢狀態,得靠「以案養案」及不斷增資來填補虧損,陸君萍不諱言:「雖然街聲有固定廣告收益、自辦活動票房營收及Legacy展演空間等其他投資收益,仍不足以支撐整個網站。若沒有投資者的支持,不會活到今天。」
對於國際串流音樂平台崛起,是否衝擊街聲的市場?陸君萍指出,國際平台只服務國際聽眾,不太可能經營在地音樂;街聲則著重在地服務。街聲的競爭力,就在於能幫本地音樂上架到中國移動、百度,以及iTuns、Spotify等國際平台上。
街聲資深副總陸君萍自豪表示,台灣獨立樂團最先想到的音樂分享平台,就是街聲。
2013年街聲推出「Packer派歌」,代理獨立樂團數位音樂發行服務,近2年擴增與中國平台合作及中國Live House巡迴代理,透過這些服務增加收益,「在數位化音樂傳播的時代,大部分的音樂人已不需要在初期太過仰賴大資本或工業體系。只須透過像街聲這樣短小精悍的組識,就能創造價值。」
對於有些歌手從獨立站上主流市場後,就減量或不再上傳作品的作法,陸君萍建議音樂人:「沒有要買你專輯的人,就是不會買,可是鎖住被聆聽的機會,只會讓自己的市場成長變慢;建立接觸市場的管道,總比被盜版好。」她認為音樂人無需擔心免費平台存在,從街聲經營的經驗來看,音樂一定要先被流傳,才能打開無限的可能。

街聲 StreetVoice 在做什麼?

  • 創始人:張培仁
  • 員工人數:超過40人 會員人員:75萬人以上
  • 累積歌曲數:26萬首 資本額:2,500萬元
  • 2006年成立,提供獨立音樂創作人交流發表音樂的平台。2013年推出「Packer派歌」來代理獨立樂團數位發行服務;同時也成立獨立音樂新聞網站「Blow 吹音樂」。

街聲音樂如何散布?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若您瀏覽此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若欲了解更多相關資訊,點這裡瞭解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