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1 17:00 臺北時間

【全文】從《包青天》紅到《趙氏孤兒案》 陳文貴戲說歷史有祕技

mm-logo
娛樂
電視劇《包青天》成夯劇,捧紅金超群(中)、何家勁(右)、范鴻軒(左)等人。(翻攝自網路)
電視劇《包青天》成夯劇,捧紅金超群(中)、何家勁(右)、范鴻軒(左)等人。(翻攝自網路)
「我的故事,比我的劇本精彩多了!」菲律賓出生、回到家鄉廈門,再從香港跨海到台灣,獲中國「白玉蘭獎最佳編劇」肯定的70歲著名編劇陳文貴,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下鄉種田,也參與過80年代港片的興盛與中衰。
《包青天》《小李飛刀》《鐵齒銅牙紀曉嵐》《趙氏孤兒案》等古裝名劇皆出自陳文貴筆下,受封「兩岸古裝編劇第一人」。對於台灣影視環境及新進編劇素質,陳文貴深感憂心:「影視該反映社會,台灣影視卻遠離了生活。」直指台灣缺乏如黃春明小說、陳坤厚《小畢的故事》等在社會扎根、呈現社會現狀的好作品。

古裝編劇大家陳文貴

  • 1948年生
  • 現任中國派樂傳媒總編劇,從事編劇工作40年。
  • 代表作:1993年《包青天》、1994年《七俠五義》、1999年《小李飛刀》、2001年《保生大帝》、《鐵齒銅牙紀曉嵐》、2006年《神機妙算劉伯溫》、2013年《趙氏孤兒案》等。
  • 得獎紀錄:《趙氏孤兒案》獲第1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
《包青天》風靡韓國23年,連朴槿惠「閨密門」時,支持民眾都高舉金超群扮包公照片,上面寫著「全場一致,駁回彈劾」的標語。(東方IC)
今年2月,韓國前總統朴槿惠爆發「閨密門」名聲大敗,遭國會彈劾時,她的支持者集合在首爾憲法裁判所前,高舉印著金超群演的清廉「包青天」頭像,藉此抗議司法,盼能還朴槿惠公道。
雖然韓國沒有包青天,朴槿惠隔月也迅速下台,但這部1993年由華視製播的經典電視劇《包青天》,不僅紅遍中港台,更深受韓國人民喜愛。KBS電視台從1994年10月14日起播出《包青天》,至今仍一再於深夜時段重播,長達23年。
這齣戲對90年代的韓國人來說,可說是家喻戶曉,當年首播時曾創下逾43%的高收視率,飾演「包大人」的金超群甚至受邀赴韓拍廣告。《包青天》長年穩坐韓國人哈台劇的排行榜冠軍,其中讓人最津津樂道的「貍貓換太子」單元,就是出自著名編劇陳文貴之手。
陳文貴雖然稱不上傳奇,獨特的人生經歷,卻成就了他劇本中每位個性鮮明飽滿的人物,以及充滿轉折且豐富的章節橋段。
陳文貴是在菲律賓出生的華僑,之後舉家遷居福建廈門,高二時遇上文化大革命,成為上山下鄉的「老三屆」。1978年輾轉到了香港,因緣際會開啟編劇之路,雖然稱不上傳奇,但他獨特的人生經歷,卻成就了他劇本中每位個性鮮明飽滿的人物,以及充滿轉折且豐富的章節橋段。
陳文貴雖然稱不上傳奇,獨特的人生經歷,卻成就了他劇本中每位個性鮮明飽滿的人物,以及充滿轉折且豐富的章節橋段。
30歲從中國到香港發展,陳文貴憑著一口流利的閩南話,成為香港旅行社自營藥行專門坑殺台灣客的「騙子」,賣假人蔘、塑膠珍珠粉,還謊稱自己來自台灣景美,有趣的是,這竟成為他來台落腳木柵的主因:「木柵、景美,都很像閩南的地名。」
思索著不能一輩子騙人,再加上喜愛看電影,陳文貴在不要求文憑、正蓬勃起飛的7、 80年代香港影視界,搭上了編劇需才孔亟的絕佳時機。
香港「邵氏電影」導演牟敦芾,是陳文貴的入行貴人。他將牟導口述的故事《菲殺》寫成劇本,刊登在邵氏雜誌《南國電影》裡,因而如願進入邵氏。
「80年代初,不少二、 三流香港電影劇本都是我寫的,尤其殭屍片系列。動盪的年代,訓練了我的編劇技巧:如何講究商業效果,寫喜劇更要挖空心思想笑料。」
當了編劇後,陳文貴寫了不少游移在市場與藝術間的作品,「上世紀80年代初,不少二、 三流的香港電影劇本都是我寫的。」陳文貴自嘲說:「尤其是一些殭屍系列片。雖然這是個動盪的年代,卻訓練了我的編劇技巧:如何講究商業效果,寫喜劇更要挖空心思想笑料,總之,就是不停地嘗試。」
吳秀波(右)擔綱男主角的《趙氏孤兒案》,讓陳文貴拿下中國上海電影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東方IC)
電影編劇之路走得崎嶇,陳文貴在完全不熟電視編劇規格的情況下,於1984年受台灣電影導演郭南宏之邀,為台視寫了石修、朱寶意主演的電視劇《少林寺》,35%的高收視率,印證香港編劇及武俠片當道。1989年又受中影邀請來台,將他以文革為背景,描寫販賣人口問題的小說《販母案考》,親自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
在台落腳期間,陳文貴經常以在香港學到的編劇技巧,幫草草收場的電視劇收尾救火。1992年,華視籌備春節墊檔劇《包青天》時,陳文貴被找去寫了第三單元「貍貓換太子」,不但成為該劇最受歡迎的單元,還讓初次演戲的邰智源拿下金鐘獎最佳男配角,他笑說:「有記者寫我懲奸除惡、嫉惡如仇才寫得出這部戲,但我只是要劇本費罷了!」
《包青天》大紅,陳文貴收入改善不少,陸續寫出《七俠五義》 《施公奇案》《小李飛刀》《神機妙算劉伯溫》《保生大帝》等古裝武俠劇,奠定華語古裝戲大家地位。之後更寫了叫好叫座的《鐵齒銅牙紀曉嵐》《秦王李世民》等,其中《趙氏孤兒案》更讓他獲第1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被封為「兩岸古裝編劇第一人」。
陳坤厚導演的《小畢的故事》反映台灣社會與生活,讓陳文貴認為是現今台灣影視最需要的作品範本之一。
寫了40年劇本,陳文貴認為戲劇最核心的價值來自於編劇:「作品,展現了你的文學根底、影視素養、人生觀,是你整個人的總和。想成為編劇沒有捷徑,我主張要大量地書寫才能領悟,得靠長年的付出與磨練。」
從小說、詩歌、歷史、哲學、數學、物理無一不涉獵,這些養分讓陳文貴寫起古裝劇駕輕就熟,「藝術是不可被分析的,所以熟讀編劇理論也沒用。現在年輕編劇最大的問題是寫太少,我以前每天寫,沒劇本就寫小說、報刊連載、編漫畫,題材從算命、測字、歷史都有,為了找資料看大量歷史書籍,有這種動力,知識很容易過目不忘。」
「影視本該反映社會,但台灣影視卻遠離了生活,寫不出大格局的東西。」
談到台灣影視現況,陳文貴分析最大問題在於作品離社會太遠:「影視本該反映社會,但台灣影視卻遠離了生活,寫不出大格局的東西。像黃春明的小說、陳坤厚導演的《小畢的故事》,都是扎根社會、呈現當時現狀的好作品。」他強調,不深入瞭解背景,就寫不好故事:「當編劇沒有準則,一定得守住最熟悉的。要有生活、有經歷,寫得多才會好, 自我充實很重要。」
為培育新一代中國編劇人才,陳文貴受中國「派樂傳媒」之邀擔任總編劇,帶領新入行的編劇生產劇本。他透露,派樂與好萊塢已有合作計畫,「用《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的團隊,拍有關中國故事的美劇。初步已和《越獄風雲》編劇談過,可能會是與香港洋行有關的英語劇。」
陳文貴(右起)與中國導演毛衛寧、演員鍾漢良、姚晨共同擔任今年上海電視節評審。(東方IC)
中國經濟起飛,大量資本進入影視圈,不少集團已陸續與好萊塢合作;而中國電視劇年產約15,000小時,對編劇更是需才若渴,許多大時代人物變遷、古裝歷史大戲因應而生,陳文貴建議:「影視產業是否有政府支持很重要,中國已將戲劇視為重要的宣傳工具,值得台灣借鏡。」
陳文貴強調,中國很在乎台灣市場,「台灣影視想成功,編劇得要立足台灣。例如青春偶像劇,哪個城市都有,但真正屬於台灣的故事,只有台灣人才寫得了,雖然艱難卻一定得堅持去做,要深耕、要原創、要有生活感,才能與他人不同,才有實質競爭力。」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