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於跨性別者人口比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歐洲國家,其中男跨女(MtF)在人口中的比例,大約介於在11,900至45,000分之一;女跨男(FtM)大約介於30,400至200,000分之一。整體來說,MtF比FtM來得多。」金門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徐志雲表示。
跨性別者與變性者
徐志雲進一步解釋,這些數字是因為性別不安而到醫院就診,並進行變性手術的人,也就是「變性者」(TS)。「實際上,有些跨性別者不想變性,也無需就醫,因此實際上的跨性別人口比例應該高出這個數字許多倍。」至於國內的話,「據內政部統計資料,自民國87年至103年11月,台灣有進行性別變更之現住人口統計共512人,其中MtF共295人、FtM共217人,非現住人口則另有20人。」隨著這幾年的社會包容度略微改善、醫療資訊的流通增加,到醫院進行變性評估的人數也是逐步上升的。
徐志雲說:「性別不安者可能經由賀爾蒙替代療法(HRT)、整形手術、性別重置手術(或稱性別還原手術,即俗稱變性手術)、或各種心理健康服務來減輕其性別不安症狀。並經由變更身分證性別方式,以取得與自我性別認同一致之法律身分。」
變性手術的規定
關於執行變性手術的流程,主攻婦科性醫學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鄭丞傑說:「變性手術本身牽涉到精神科、婦產科、泌尿科、乳房外科和整型外科,規則是必須要被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經一年以上鑑定,一致認定你有『原發性變性欲』,才可以轉換性別。通常精神科醫師會轉診到我們婦產科,由我們鑑定他的染色體和性賀爾蒙,確認他原本的性別,再回到精神科取得兩位醫師的同意,才能做變性手術。」
徐志雲進一步說明:「雖然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變性手術是否一定要先經過精神科醫師評估,但長年來外科醫師的共識,依然要經由精神科確立診斷、在心理上已經做好準備,才能夠進行手術。」他繼續解釋:「台灣的性別變更政策,目前是根據2008年內授中戶字第0970066240號的規定:
申請女變男之變性者,須持經二位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鑑定之診斷書及合格醫療機構開具已摘除女性性器官,包括乳房、子宮、卵巢之手術完成診斷書。
申請男變女之變性者,須持經二位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鑑定之診斷書及合格醫療機構開具已摘除男性性器官,包括陰莖及睪丸之手術完成診斷書。」
也就是說,如果要變更身分證性別需達到兩項條件:一是經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診斷為「性別不安」;二是須完成變性手術中「摘除原有性器官」的階段。
女變男與人工陰莖
變性手術中的男變女和女變男有所不同,鄭丞傑表示:「女變男更困難,要造出一根能用的陰莖,還要做兩個陰囊,裝人工睪丸,外觀觸感柔軟度也要相似,這樣才能做一個男人,因此女變男也比較昂貴。」
人工陰莖也能達到天生陰莖的快感,徐志雲說:「人工陰莖是以自己體內的皮瓣與骨頭製作,所以也是自己活生生的組織,只是經由手術製作成陰莖的形狀。每位醫師的術式可能略有差異,一般而言,皮瓣是由小腿取下,因此不含性敏感神經,但經常會以原本的大陰唇做成男性的陰囊部分,這時就會保留大部分陰唇的神經,而達到性方面的快感。」
重建的男性生殖器除了能達到快感,也因內含一根骨頭,所以沒有「軟掉」的問題。「陰莖尺寸可以事先討論,因此對性生活來說可能是一項利多。」徐志雲也強調:「整體而言,重建的男性生殖器在性敏感的程度會比天生陰莖低許多,但人的性快感其實不只來自於神經敏感度而已,與性伴侶共同享受的性愛過程也是關鍵因素,因此FtM的性生活不見得較差。」
尊重自我認同
因為穿著打扮的關係,社會上常見女跨男(FtM)被誤認成女T,徐志雲解釋:「女同性戀中的T和跨性別的FtM在外觀上常常不是這麼好區辨,但是人類的性別也不是只反映在外觀上,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自我摸索與認同。要特別注意的是,同性戀指的是性傾向(我喜歡誰?),跨性別指的是對自己的性別認同和性別表現(我是誰?)。因此跨性別者也是有各種性傾向的,例如FtM當中,雖然大部分喜歡的對象是女生,但也有一些人喜歡的是男生,或者雙性戀等。」
「我們也會看到一些跨性別者,一開始定義自己是女同性戀當中的T(比較陽剛氣質),但後來在他認識更多其他同性戀與跨性別者之後,對照自己的人生經驗,發覺自己其實更傾向於跨性別中的異性戀者,也就是以男性的感受在喜歡女生。」
針對跨性別和同性戀林林種種的分類,徐志雲強調:「分類雖有助於理解自己,但也可能會框限住自己。因此對一般人來說,並不需要刻意去分辨一個人是T或是FtM。在面對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時候,尊重對方的自我認同就可以了,舉例來說,面對很明確認同自己是FtM的人,稱呼他先生而非小姐、或者請教對方習慣如何被稱呼,就是一種最基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