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傳播的工具如此便利,讓假新聞(fake news)泛濫成災。如今就算我們想自己惡搞製造假新聞,也不成問題,網路上到處有現成的app幫你辦到。
不過,假新聞本質並不在搞笑。它通常是為了某種政治或商業目的刻意散播。在美國大選期間,它已經讓傳統新聞業著吃足苦頭。網路充斥各種真假難辨的訊息造成「資訊失靈」(disinformation),對新聞自由和公民社會都是莫大傷害。
為了打擊假新聞,美國有些新聞業者嚴肅思考了跳脫框架的解決方法。他們想到的辦法是邀請大家來玩遊戲。透過遊戲app,測驗使用者分辨新聞真假的能力。
這幾個假新聞遊戲大同小異,都是提供網路上確實曾經出現過的新聞標題、文章、或是某名人的說法,讓玩家來判斷它們的真假。Fake News: The Game提供的題目只有新聞標題,並沒有附新聞的內容。Factitious除了新聞標題,也截取一小段新聞內容,用戶除了答題之外,還可進一步查詢消息的資料來源。 PolitiFacts的題目則提供你某一段公眾人物說的話,說這段話的公眾人物,以及他說這段話的背景,由玩家決定這段引文是真是假。
這些遊戲規則大致相同:回答正確可以獲得分數,得高分的玩家有機會登上它的全球「打假英雄」排行榜。
Fake News: The Game除了手機版的app 之外,也在一些Pub裡裝設遊戲機,成為酒吧顧客的娛樂設施。
這樣的遊戲,會像寶可夢或是Candy Crush一樣風行嗎?更重要的是,它對打擊假新聞有用嗎?
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我們也進入遊戲化的世界。因為我們周遭有各種裝置可以記錄和收集數據,許多活動都可被包裝成遊戲的形式賴累積積分或是相互競賽。從學習語言到跑步健身,現在都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進行。而新聞的遊戲的應用,如今也越來越普遍。
對新聞的工作者來說,遊戲提供了一套新聞敘事新的可能性。ISL的行銷長邵爾(D. J. Saul)認為,資訊失靈的全球流行病顯然已勢不可免,各種反擊假新聞的努力都應該嘗試,而遊戲自然也可扮演它的角色。
假新聞遊戲並非不切實際
美利堅大學遊戲實驗室主任葛雷斯(Lindsay Grace)說,它們正在推動「嚴肅遊戲」的概念,因為遊戲幫助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處理訊息,提供人們有機會學習和認識複雜的系統。另一方面,遊戲如今也正逐漸成為新聞製作的一部分。跨界融合如今是新聞消費的趨勢,正如Jon Stewart的《每日秀》(Daily Show),形式上雖然是搞笑的脫口秀,但實際上它插科打諢評論政治,也是新聞。遊戲自然也可納入新聞製作的一部分。
透過手機螢幕左右滑動回答問題,PolitiTruth有人形容是新聞版的Tinder(Tinder是熱門的約會交友網站,可用手指左右滑動來接受或拒絕可能對象的邀約)。
裝置越簡單越好用
過去大家常說電視新聞的原則是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大意是說內容要力求淺白、耍笨)。這種戲謔的說法,其實也點明了電視的表現形式的特色。
而如今裝置不同了,手機上的新聞遊戲,真新聞向右滑,假新聞向左滑,只要方便操作就是好遊戲。這種遊戲的設計看似沒什麼大學問,但是恰恰符合使用者的裝置和使用情境。葛雷斯就認為,這是Factitious今年改版成功的關鍵。
遊戲確實有助吸收新聞資訊
根據 Factitious的統計,在遊戲改版後前三天玩遊戲的人平均答題的正確率是82%。平常我們看臉書或推特新聞,往往只是一路往下滾動頁面,在查證新聞真偽之前就把它轉發出去。當我們玩新聞遊戲時,為了爭取更高分,我們會點擊查看每篇題目的內容,確認自己答案的正確性,這種行為上的改變,可以改善我們吸收新聞資訊的習慣。
大部分人對自己的低分數感到意外
光是看別人玩遊戲也是有趣的事。他們不敢相信當遊戲為他們確認某個新聞是假的(或真的)。PolitiTruth設計者賈維斯(Christopher Cinq-Mars Jarvis)說,「這遊戲最棒的地方是讓我發現自己的分數有多糟,以及別人分數是有多糟。」很多人信心滿滿認為自己對新聞頗有掌握,他們出錯的機會還是很高。賈維斯說:「這對每個人自我政治認知的信心都是很大的考驗。」
遊戲開發者也有收穫
假新聞遊戲的開發者也有收穫——他們從玩家的數據可以得到不少用戶洞見。PolitiFact的執行長沙洛克曼(Aaron Sharockman)說,使用者行為的分析,有助新聞機構進行事實的查核。贊助Factitious遊戲開發的奈特基金會,則計畫和其他新聞機構分享使用者的數據。
換言之,對這些新聞遊戲的開發者而言,遊戲爆紅只是手段,而非最後的目的。PolitiTruth的賈維斯就強調,他們對遊戲者進行了詳細統計數據,並且分析了玩家的人口組成分佈。這些數據有助於瞭解假新聞主要擴散的途徑,以及誰最可能因假新聞而受害。
參考資料:
Games might be a good tool for fighting fake news. Here's what three developers have learned(Nieman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