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1 19:37 臺北時間

【黛妃殞命20週年(下)】因為她 內斂壓抑的英國人 緊蹦的上唇鬆動了

mm-logo
文化
黛安娜是「情感界的女王」,她的死,似乎解放了保守壓抑的英國人,此後更輕易流露感情。(翻攝肯辛頓宮推特)
黛安娜是「情感界的女王」,她的死,似乎解放了保守壓抑的英國人,此後更輕易流露感情。(翻攝肯辛頓宮推特)
黛妃過世後,《金融時報》說,英國彷彿陷入了某種歇斯底里情緒,民眾湧現的悲傷和憤怒,讓許多觀察家也百思不得其解。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一向不輕易流露感情的大不列顛民族,在黛妃死後,出現了變化。緊閉的上唇,鬆動了。
撰寫了《黛安娜傳》的記者莫頓(Andrew Morton)說,「隨著黛妃葬禮,英國僵硬的上唇鬆動了,如今更多的是顫抖的下唇。我想,我們變成一個更懂得表達的民族,比起30、40年前更敏感、更感性。」
黛妃之死,似乎解放了一個壓抑、隱忍的民族。
黛安娜猝逝後,她生前居住的肯辛頓宮外,變成一片花海。(東方IC)
當年,不只黛安娜居住的肯辛頓宮外成了花海,英國到處都可見臨時布置的追悼所,緬懷黛妃成了全民運動,這現象使不少政治人物體認到,政治不只要分析對手的強弱,更需訴諸選民的焦慮和夢想。
《衛報》分析,在黛妃離世後,英國政治論述變得較靈活,允許表露情緒,對正常人都有的脆弱和缺點也能理解、同情。20年前,沒有人能想像保守黨的首相竟會著手為同志婚姻立法,或為保障跨性別人士的權益,提出法案。
以往,內斂保守的英國人幾乎不在公開場合落淚,如今,政治人物或參選選秀節目的達人們,動不動就掉眼淚。
當然,這股文化風氣的轉變,不能全歸功給一位過世的皇室成員,社會的變遷需要更多力量。
黛妃的死,讓不輕易在公開場合掉眼淚的英國人改變慣例。(東方IC)
但這樣的變化,也有隱憂。某方面來說,英國脫歐陣營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成功訴諸人民的情緒。如同脫歐大將Arron Banks所說,「留歐陣營拚命講求事實和數據,一直是事實、事實、事實,這起不了作用,你必須呼應民眾的情感。」
確實,脫歐陣營捕捉到人民的情緒,給了「英國脫歐」這個技術性的問題強大的心理能量。
諷刺的是,如今真的脫歐之後,英國該何去何從,仍未找到一條明確的道路,「奪回控制權」──這句當時喊的震天嘎響的口號,如今聽來益發空洞,但就在14個月前,這短短幾個字眼,卻發揮了魔咒般的作用。
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川普當選總統,不是靠著他的資歷、決策能力或縝密的提議,他之所以勝選,靠的是毫無羈絆的憤怒、不耐和歸咎責任。他闖進了美國人的心中,讓許多選民的理智被情緒掩蔽,就這樣,川普登上了檯面。
黛妃自認對那些缺乏發聲管道的人有一份道義責任,因此,她握起愛滋和痲瘋病患的手、隻身走過掃除了地雷的區域,為被社會邊緣化的愛滋、痲瘋病人,以及活在地雷陰影下的弱勢者請命。
黛安娜不忌諱公開表露感情,她的兩個兒子如今也勇敢受訪,自曝喪母痛苦。(翻攝肯辛頓宮推特)
她也公然談論自己的暴食症和憂鬱症、失敗的婚姻和她的幻滅,這一切都有違英國皇室不成文的規範,但她不屈服於這種壓抑,自剖心跡,尋求讓私領域的內心情感也能公開表露,她是情感界的女王,鼓勵所有人不帶羞愧地表達情感。
但不是所有情緒都是健康、崇高的。那些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遊行的白人至上主義者,情緒比誰都激動;還有在歐洲多個觀光勝地開車衝撞行人的伊斯蘭激進份子,也一樣充斥著情緒。
《衛報》的專欄作家Matthew d’Ancona說,在當今民粹當道的年代,情緒和理智還是得尋求適當的平衡。
參考來源:金融時報、衛報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