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給後進的經驗分享,邱立偉不諱言,不知道該不該給建議,「 因為好難,真的很難,我又不太甘心。我小時候很迷戀米老鼠、哆啦A夢,現在的小孩子也很著迷。會不會這些小孩的小孩,以後也著迷於米老鼠和哆啦A夢?好像有點不太甘心,如果是普通民眾,我不一定在乎,但我是動畫創作者,所以不甘心。」
如果有創作者也想走這條路,他建議應該從建立角色驅動型的敘事結構著手,「角色驅動型就是跟著角色一直走,從他的觀點往前推進。從動畫開始發展到角色IP,我覺得要從敘事模式開始重新整理,也就是:你說的是誰?他是什麼樣的人?從創作的基礎開始想。」
再來就是角色,如果把一個動畫角色想像成藝人,可能會更容易一點。「這個藝人只是漂亮而已嗎?漂亮就可以成為藝人嗎?台北東區的帥哥美女,不見得可以成為藝人,而是他們有什麼地方是可以讓我們關心的?有很多知名藝人不一定是帥哥美女,但一定有個人特質。」因此,同樣的概念,一個動畫角色IP的個人特質是什麼?
邱立偉以「小貓巴克里」為例,它現在只是小模,所以要更有想法和個性,才有辦法從nobody(平凡人) 變成somebody(大人物)。因此,他建議有志發展角色IP的創作者,從建立一個角色驅動型的敘事結構著手,然後賦予角色性格特質,假以時日,也許它就能從小模變成大明星。
經過多方溝通和協調,《小貓巴克里》中國和台灣的上映日都排在12月29日,適逢耶誕節,緊接著又是元旦連假,「是很競爭的檔期,因親子類型的片子會特別多,包括會遇到很多好萊塢親子類的作品。」為什麼沒想避開?「我們的片子也適合親子啊,我們要避、該避嗎?我們一直以來的想法是,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樣比較對。」
邱立偉希望,台灣觀眾是真的想看這部電影才走進戲院,而非僅抱著支持台灣作品的心態,這是他和他的團隊創作的最大目標。
邱立偉小檔案
- 生日:1973年生於台南仁德鄉
- 學歷: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博士
- 經歷: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共同主持人、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
- 得獎作品:
- 《小太陽》動畫影集獲2010年金鐘獎「動畫節目獎」、中國美猴獎「年度最佳動畫場景」
- 《觀測站少年》動畫影集獲2015年金鐘獎「動畫節目獎」
- 《小貓巴克里》動畫影集獲2011年金鐘獎「動畫節目獎」、2012年首爾國際動畫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電影版獲2017年「阿姆斯特丹影展」最佳動畫長片、洛杉磯「景深國際影展」最佳動畫長片、「休士頓國際影展」動畫長片金牌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