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可能很簡單,常常跟朋友聚會,『看』電影,…」當蕭煌奇回答怎麼從生活中擷取創作的靈感,他好自然地提到「看電影」這三個字,所以我想最好不要追問他怎麼「看電影」,以免顯得自己很白目。「可能你聊天跟我講到一句話,就把那句話剪下來,當做創作主題。」他是那種會默默記下談話中隻字片語的人,然後再從這些隻字片語,發展出一首歌的故事,「也許簡單兩個字、三個字,都可以變成一首以後會流傳下來的歌。」
他講得那麼流暢,真的會讓人以為寫歌很簡單,其實一點也不。說穿了,蕭煌奇是個很會跟人哈拉、打屁的人,而且他的話題很廣,幾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都有辦法說上兩句。可能就是因為太會引導話題、總把人逗樂,很容易忽略他也會有面對創作枯竭的關卡,「我都想像自己是武林中人,面對這樣的過程,我就繼續往前走。」說著說著,蕭煌奇獨有的誇飾語法又出現了,「那個情感就好像,旅人還是要往前走,不管人生多苦、多不順遂,還是要往前。就是那些不順遂,才是你的動力。」
行走武林 再苦也要向前
假使不順遂是人生的動力,我想他應該是動力飽滿,但蕭煌奇寧願把這些事放一邊,把話題又繞回音樂上,「沒人干涉我音樂上的想像跟走法,我只想關注在我做的音樂上,沒怎麼去想台語歌會變成怎麼樣。」嘴巴上是這樣說,但其實粉絲都公認,比起國語歌,蕭煌奇的台語歌更有感情,甚至演唱難度也更高,畢竟他拿過三次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座。真的是這樣子嗎?「因為跟家人溝通都是用台語溝通,唱的過程,情感比較真實、貼切一點,像是唱給家人聽的感覺。」
哈拉歌王 蕭煌奇小檔案:
1976年9月22日生。因罹患先天性白內障而失明,4歲經手術後為弱視,15歲時再度失明。1994年代表參加北京殘障亞運,1996年於亞特蘭大殘障奧運獲得柔道第7名。2002年推出個人首張創作專輯《你是我的眼》,2004年發表首張台語專輯《黑色吉他》。《真情歌》《愛作夢的人》《上水的花》拿下3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2016年登上小巨蛋「神祕世界」演唱會,主持電視節目《台灣紅歌》。最新台語專輯《人生我敬你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