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2 14:04 臺北時間

【別再看GDP!】世銀改用「財富」衡量經濟實力:挪威第一

mm-logo
文化
世界銀行以「財富」做為全球經濟的衡量指標。(東方IC)
世界銀行以「財富」做為全球經濟的衡量指標。(東方IC)
經濟學家開玩笑說「在馬路上挖個洞再補起來」比什麼都不做更能創造GDP。這也說明了用GDP來衡量國家經濟有時流於浮面。
世界銀行這星期公布的研究報告,改用「人均財富」(wealth per capita)做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標準,希望能更完整掌握經濟發展的全貌。
GDP的數字不見得能呈現一個國家整體的實力。
金融時報曾經做過簡單明瞭的比喻:阿比是投資銀行中階主管年收入五十萬英鎊,阿弟是園丁年收入兩萬五千英鎊。誰比較富有?
從收入數字來看,阿比富有的程度是阿弟的二十倍。但是,還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
比如說,阿比雖然一年進帳五十萬英鎊,但是他有沈重的離婚贍養費要付,或者他有古柯鹼毒癮,如今他已經賣掉了大部分資產,還背了一大堆房貸車貸。他已經五十九歲,明年即將面臨解僱。
相對之下,阿弟住在老姑婆留給他的一億英鎊鄉間豪宅。空閒時種花養草當興趣,自己付自己名義上的薪水。他只需靠遺產的利息過活,而且他才二十一歲,即將完成他專利律師的訓練,未來錢途無量。這樣說來,到底誰比較富有?
這個比喻說明了以GDP數字衡量國家經濟狀況可能的盲點。因為GDP呈現的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流量(flow),卻不能反映它的存量(stock)。一個國家也許可以大興土木、或是竭澤而漁,創造出亮眼的國民生產毛額數值,但是這個數值無法呈現這個國家的資產被耗損的程度(例如污染問題)或是未來人才的斷層,就像一家公司可以在短期內大量變賣資產創造漂亮的營收數字,但是長期下來會減損公司未來的生產力。
因此,世界銀行在這個星期公布的報告中,發表了一個以財富(wealth)來衡量全球各個經濟的的方式,希望能夠更完整呈現出國家經濟的實際情況和未來前景。這份《2018國家財富變化》的報告認為,一個國家的「財富」,比起衡量「所得」的GDP數字,更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成敗。
全球國家財富排名前二十名。(World Bank, QZ)
這本報告總共追蹤了141個國家(台灣未在統計名單中)從1995年到2014年的財富變化。這裡的「財富」包括了一個國家所有的資產,像是人力資本(個人在一生中所能賺取收入的總值)、天然資本(如能源、礦產、農地)、製造資本(例如基礎建設、廠房、機具)以及海外的淨資產。
這份報告中,好消息是全球整體財富都在成長。中收入國家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正在縮小,有二十幾個低收入國家晉升至中收入國家。部分原因是它們在天然資源、基礎建設和教育的明智投資。不過,也有二十多個國家平均財富停滯不前甚至減少。
報告中的三個主要發現:

全球財富提升,但貧富不平均持續

以財富角度來看,全球財富二十年來增加了66%。不過,世界仍不是平的。高收入的OECD國家的個人平均財富,是低收入國家的五十二倍。
超過二十個國家平均財富減少或停滯。個人財富減少,意味著創造未來收入的資產可能即將耗盡,這在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的數據往往看不出來。財富縮水的國家包括了一些礦產豐富的中東地區,以及少數受到2009年金融危機衝擊的高收入OECD國家。
低收入國家的財富幾乎成長了一倍,比全球平均值高出許多。不過許多低收入國家同時有高人口成長的問題,代表著這些國家的個人平均財富增加的步伐往往低於全球平均數。這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尤其明顯。
全球財富普遍出現成長,低收入國家成長高於平均值。(World Bank)

人才投資的重要性

人力資本佔了全球財富的三分之二。報告顯示在高收入國家,人力資本佔了總財富的70%,而在低收入國家卻只佔了40%。人力資本的計算方式,是目前的勞動力在未來可獲得所得的價值,影響因素包括教育、技能、還有工作經驗,以及不同年齡在勞動力可能的參與程度。這份報告清楚說明,人力資本的投資是增進一個國家財富與未來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
高所得國家人力資本所佔財富比例與每人平均財富都遠高於低所得國家。(World Bank)

天然資本的經營管理

天然資本仍佔了低所得國家財富最大部分。在二十四個低收入國家中,有十個國家的天然資本佔了國家財富的50%以上。天然資本在高收入國家總財富中比例減少,意味著這些國家無需為了成長,而把天然資本變賣轉換為資金。它該做的是管理它的天然資本,為未來世代增加它的價值。
至於低收入國家,則可以藉由可再生資源利用以及土地的永續經營來成長。至於礦產和石化燃料這類不可再生的資源,則可透過租借等方式,來創造基礎建設和人力資本等其他的資產,讓礦產即時在消耗殆盡後,仍可以持續利用其他資本來創造收入。
天然資本在低所得國家所佔財富比例較高,但每人平均的財富卻較低。(World Bank)

前進之路

世界銀行的研究,總結是希望透過財富的角度來思考,有助於國家的資產組合更加均衡,有助長期永續成長。對各國政府而言,似乎也不應執念GDP數字的成長,更該花心思在如何培養人力、經營資源,創造未來財富。
參考資料:Quartz,Financial Times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