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劇院前藝術總監錢世錦,目前人剛好在台灣,他看了演出之後表示,由台上的編制可以看出基輔芭蕾舞團的規模很大。例如第一幕中,白天鵝的舞者,除了跳群舞的24位,另有4位可愛的小天鵝和4位大天鵝,「但有些舞團只有3位舞者擔綱大天鵝的演出,有實力的舞團才做得到。」
錢世錦也對主跳的娜塔莉和馬修讚不絕口。他說:「芭蕾舞的雙人舞,等同歌劇裡的二重唱。歌劇演員藉由歌聲表達情感,芭蕾舞者全賴肢體語言,透過眼神、手勢、雙腳和身體傳達兩人愛慕之情,也是芭蕾舞的魅力所在。」他認為娜塔莉和馬修兩人配合得非常好,將「技術融入感情之中,非常投入。」
錢世錦在上海音樂學院主修小提琴,曾擔任上海芭蕾舞團駐院樂團音樂家20年。他也編寫芭蕾舞劇,專門從音樂角度研究芭蕾。
現年36歲的娜塔莉,4歲時為了開發肢體開始學舞。10歲時,老師建議她的父母把她送到芭蕾學校,從此展開跳舞生涯。基輔國家芭蕾舞學校畢業後,她加入烏克蘭大劇院-基輔國家芭蕾舞團,並得到獨舞的角色。2001年起她成為首席舞者,曾獲頒「烏克蘭榮譽藝家」。
娜塔莉曾跳過2000場《天鵝湖》,她表示,芭蕾是美的藝術,舞者最重要的就是紀律,她把「不做到最好,乾脆不要做」奉為圭臬,曾有14天演了17場《胡桃鉗》的紀錄,對體力是一大負荷,「但好舞者必須抗壓性高,並學會與各種肌肉傷共處。」另外,觀眾的掌聲也支撐她一直跳下去。
針對備受矚目的黑天鵝32迴旋踢,她表示,最注重速度的加強。為確保演出完美,平時練習時會以雙倍圈數練習,也就是跳到64個迴旋踢。她此次將主跳兩場《天鵝湖》和一場《睡美人》。
以客座首席舞者首度訪台的馬修高頓,1985年出生於加拿大,他本來夢想當曲棍球員,因為7歲動手術拿掉一個腎臟,醫生建議他不要打曲棍球。於是他14歲起在溫尼伯皇家芭蕾舞學校接受訓練, 原本以音樂劇、街舞或百老匯為目標,後來才把注意力轉向芭蕾。
2002年,馬修進入英國皇家芭蕾舞學校就讀,12年後成為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星。期間演出角色眾多,包括《天鵝湖》的齊格菲王子和《睡美人》的弗羅律明王子等,他已於2017年離開皇家芭蕾舞團,目的是希望能與更多人合作。截至目前為止,他已演出11種不同版本的《天鵝湖》。
《天鵝湖》是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劇音樂之一,因集結60種不同風格和形式的舞蹈,遂有「芭蕾舞的百科全書」之稱。該劇完成至今經過多次改編,版本不少,結局也有悲劇和圓滿兩種,此次基輔國家芭蕾舞團帶來的是圓滿結局。
基輔國家芭蕾舞團演出行程
- 6月6-8日,晚場,全本三幕《天鵝湖》
- 6月9日晚場 、 6月10日午場 全本三幕《睡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