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兩岸市場大小的不成比例,和中國大陸在經濟快速發展下,對華語影視人才發起的銀彈攻勢,徐立功認為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市場)範圍太小,無法用更多的財力來支持這個行業,而影視業不可否認與資本有很大的關係。
「台灣非常需要創意人才,因為資金無法滿足,只有靠厲害的創意來突出作品,這是我們現階段唯一能走的路。另外台灣近年來因為環境和經驗等種種原因,古裝劇相對中國大陸來說根本拍不贏他們,台灣還是發展強項的時裝劇比較適合。」
徐立功還點出另一項台灣影視界似乎忽略的項目:行銷。劉若英執導處女作《後來的我們》在中國大陸狂賣64億,徐立功雖然還沒看過電影,但他分析對岸在行銷操作上相當聰明,用流行曲當片名,(片名《後來的我們》出自五月天的歌名,但劉若英也有首暢銷金曲〈後來〉),在宣傳包裝上很自然地引導觀眾「這是一部劉若英的電影」,因此能吸引廣大的劉若英粉絲捧場。
而除了《後來的我們》外,中國大陸如今有更多電影的宣傳包裝並不在於作品本身,而是如何「操作」,「時代變革,大家都必須面對『創作完成後,由懂市場的人去操作』的新的手法。」
最近徐立功也正在籌備《橘子紅了》的電影版,目前還停留在劇本階段。他表示因為電視劇已很成功,因此電影版沒有磨到完美寧願不拍;但如果真的開拍,幕後將會起用台灣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