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的水壩位於南部比鄰越南和柬埔寨的阿速坡省(Attapeu),是主水壩旁的副壩,寬8公尺、長770公尺、高16公尺,隸屬於Xe-Pian Xe-Namnoy(PNPC) 水力發電公司,參與投資的包括寮國、泰國和南韓企業。整個水壩系統有兩個主壩和5個副壩,耗資約10億美元,遍佈於湄公河的三條支流。
官方的新聞社並未表明死亡人數,但由於災區的搜救行動仍在初步階段,恐怕死傷人數還會繼續往上攀高。 負責興建的南韓SK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表示,正在調查出事原因是結構體崩裂,還是豪雨導致洪水氾濫。近來的降雨量比以往高出三倍。
大壩潰堤時間表(當地時間)
.週日晚間9點:發現水壩部分受損,一支小組被派往修復,然而受阻於豪雨。大雨也沖毀了許多道路。
.週一凌晨3點:其中一座主壩洩洪,試圖降低副壩的水位。
.週一12點:當地政府得知水壩可能受到進一步的損傷,下令下游村民撤離。
.週一18點:水壩證實受到更大的損害。
.週二凌晨1點半:副壩鄰近一座村莊被淹沒,到9點半已有七座村莊被被淹沒。
泰國主要股東──獨立發電商RATCH發表聲明指出,水壩在連續暴雨後破裂,導致「大量的水流入計畫中的蓄水池」。
寮國在2013年也曾經歷一次嚴重天災,當時五場雨季暴雨在三個月內接連來襲,嚴重水患導致近34.7萬人受影響。
電力目前占寮國出口的30%,寮國政府把發電視為經濟發展重要一環,目標在2020年前,把發電量再提升一倍;但多年來,環保團體對寮國的水力發電野心一直表示憂心,擔心水壩對湄公河等河流以及其植物與動物的衝擊,還有仰賴這些河流為生的鄉村社區和當地經濟的影響。
潰堤的大壩預定在2019年展開商業運轉,並透過電力公司PNPC,以及泰國的電力管理局(the Electricity Generating Authority of Thailand,EGAT)簽署的一紙購電協議,輸出九成電力至泰國。剩餘的一成電力則將賣給當地的電網。
致力於保護河流的「國際河流組織」(International Rivers)表示,這起事件暴露了部分大壩設計的「重大風險」,應付不了極端氣候。「由於氣候變遷的影響,難以預料的極端天候,在寮國越來越頻繁,」該組織告訴路透。
「此外,意外也顯示大壩的興建與營運預警系統的不足,警報來得非常遲,無法確保民眾得以及時接獲通知,以保障生命財產的安全。」
參考來源:紐約時報、BBC、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