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7 06:35 臺北時間

【Cosplay經濟學】從扮演中實現自我 動漫扮裝躍升主流

mm-logo
文化
動漫展近年來已成動輒10萬人參與的主流盛會。(東方IC)
動漫展近年來已成動輒10萬人參與的主流盛會。(東方IC)
過去幾十年動漫展的人氣穩定上揚,隨之而起的「扮裝」風潮──打扮成心儀的動漫角色──也超越了只是一種嗜好的層次,只須看看扮裝愛好者的作品,就能體會其中投注了多少個人心血,不管是細心的手工藝,還是為了搜尋最完美材料所花費的時間和心力。
最近一次的英國動漫展吸引破紀錄的人潮,超過13萬3千名扮裝者出席了今年5月的MCM動漫大展。若是把每張20英鎊的門票加起來,不難想像此一新興產業為英國經濟做出多少貢獻,而且相關花費絕不止於門票:製作道具服飾所需的材料、顏料和配件費用,往往動輒超過200英鎊。
對於扮裝興起是否意味著經濟不景氣,外界曾有過激辯。有人認為年輕人熱衷於扮裝是因為沒工作,遂把時間花在想像自己是虛幻角色上面。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同時也是專欄作家的詹姆斯‧裴索庫吉斯就曾寫道(主要是針對日本的扮裝狂熱):「任何時候當人們藉由幻想來逃避現實,都暗示著現實出了問題。」不過另一方面,經濟學家亞當‧歐茲梅克則是引用現今美國年輕人打球和觀賞球賽時間減少的調查數據,認為這只不過代表青少年流行文化的變遷,在經濟意涵上非但不意味衰退,反而是繁榮的徵兆:「我敢打賭,扮裝迷和高所得之間的相關性,應該超過美式足球迷和高所得的關聯。」

創意而非情色

但且不論數字如何,身為一名設計系教師,我對扮裝迷所展現出來的創意感到無比振奮。扮裝讓人(主要是年輕族群)找到創意的出口,許多人因為潛心研究材料特性,甚至成了這類材質的專家,而素描和設計流程這些創意工作技能和概念,也被扮裝新手視為必修的功課。
對很多人來說,扮裝可能是他們投身設計工作──包括戲服設計、特效化妝、產品設計和道具設計──並引為終身職志的動機來源。像是最早帶領我認識扮裝的索佳‧麥金坦爾,就在參加多次動漫展之後,決定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扮裝活動讓她讓她有機會展示她的作品,發揮她的才華,因而開啟了她成為設計師的職涯之路。
動漫展場上的扮裝迷常展現出媲美電影和專業表演的創造力。但在同時,一個經常伴隨的爭議,就是女性角色的扮裝有過分情色的傾向。媒體的呈現更加深此一印象,因為有關動漫展的報導往往都聚焦在那些衣不蔽體的女性扮裝者身上。但如果回溯到原本角色,或是初始的概念圖上,就會發現扮裝者不過是忠實傳達動漫作品中的形象。
對多數參加動漫展的人來說,扮裝的重點不是穿上哪一件吸睛的戲服,而是能夠化身為自己喜歡的角色。這並不是說扮裝迷的目的只為自娛,如果你詢問扮裝者,他們多半會承認扮裝是想要成為目光焦點──即使只是對他們所花費心力的一種肯定也好。但玩弄「性感」,卻從來不是扮裝的內涵所在。

職業扮裝者

幾位最出名的扮裝者多少扭曲了扮裝活動的形象,像是潔西卡‧尼格麗以及琳賽‧艾莉絲,都是以性感露骨的裝扮,還有她們出售牟利的情色照片而為外界所熟知。據說尼格麗就曾被請出展場,主辦單位希望她把身上那襲超低胸貓女裝換下來,改穿其他裝扮再入場。
這些人的作法破壞了扮裝的形象,也掩蓋了其他真正有才華、不出賣色相扮裝迷的努力。以化名卡慕依(Kamui Cosplay)的思維拉娜‧昆德特來說,雖然她也靠扮裝賺錢,但同時她也花費不少心血在網路上提供製作戲服道具的教學,還出版相關書籍。她的某些裝扮也很性感,但重點是在呈現角色原有的特質,而非賣弄扮裝者的身材。

奇幻樂土

化身為虛擬人物(無論是否穿得很少)讓人有機會戴上造型面具,隱身其後。美國1名心理醫師羅賓‧羅森伯格曾發表過一段有意思的看法,他認為扮裝有助於療癒心理創傷,可以讓扮裝迷與其他志同道合的人產生連結,給予那些無法融入「標準」社交場合的人一個安全的互動環境。
許多動漫展都提供了一個交流場地,讓特定粉絲能齊聚一堂,分享對裝扮的熱情與經驗,凝聚社群意識。
所以,如果你仍以為扮裝就是打扮成兒童不宜的模樣,你就大錯特錯了。扮裝已經轉大人,成為一種藝術、一種嗜好的統稱、一種創意表現──而且隨著追隨者日眾,更儼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原文〈The ‘cosplay’ economy: how dressing up grew up〉刊載於 The Conversation ,作者Katryn Furmston為諾丁漢特倫特大學講師。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