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導演符昌鋒是台灣重量級的廣告導演,同時也拍攝紀錄片與電影。由於朋友收藏陶瓷藝品,因而知道陶藝家林錦鐘,並在接觸他的作品與書籍後,更對其人其事感興趣,進而動念拍攝紀錄片。
符昌鋒說,在節奏愈來愈快的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也捲入其中,沒有時間安靜下來,好好思考,甚至忙碌到喘不過氣來。但在凡事講求速效的時代,林錦鐘卻不受影響,選擇在南投埔里依照自己的節奏創作,以人工方式親力親為地研究古老的陶燒技藝,又以科學精神實驗記錄,這也是吸引符昌鋒想拍攝林錦鐘故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與林錦鐘接觸的過程中,愈是深入了解、就愈覺得難得。
61歲的林錦鐘從事陶藝與釉藥研究工作超過35年,研究「曜變天目」之謎更是事業生涯的一大成就,但林錦鐘的陶藝創作在1999年921大地震時,一度面臨危機。當時一場地動山搖,將林錦鐘的住家、燒窯與作品全部震垮。災難突如其來的驚駭,讓林錦鐘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常做惡夢,但也因此讓他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為了堅定研究技術、提醒自己,他開始留鬍子,他說:「我想最起碼要能記得這一輩子要做的這件事。」
紀錄片《火焰中的星空》裡,林錦鐘就像樸實的鄉鎮歐吉桑,花白的亂髮與鬍子、親切的笑容、簡單的T恤,在住家旁邊搭設的窯爐場區獨自搬運木柴、研究如何設計燒窯、記錄每一筆燒窯的資料,工作在這裡、也生活在這裡,甚至連三餐都在這裡。他的太太也已習慣這種生活方式,每回用餐時間就看他捧個大碗裝滿菜飯,端到窯爐旁,一邊吃、一邊看窯裡的情況,隨時準備起身調整。
林錦鐘歷經了電窯、瓦斯窯、柴窯等數百座窯爐的改良與設計,為了做出「曜變天目」的黑色金屬光澤,遵循古法以柴燒,而木柴的燃燒與火侯只能靠人工、憑經驗,格外耗費體力和心力。他從不同管道找來各種木柴,按照材質、大小、硬度、油質等,有系統的分類歸位,等待燃燒的日子到來,每次燒窯都得時時刻刻緊盯,一次次彎身將一塊塊木柴投入窯爐。每次窯燒他都會編號,從1999年至今已超過1000次。
林錦鐘在失敗中逐步修正、找尋方法,花了至少5、6年,才真正感覺到每丟進一塊柴會產生怎樣的意義。他透露:任何因素都是因為你投柴改變,譬如升溫、釉效果、灰,「看不到的成分影響更多,燒的過程中那些灰、煙與氣流是最主要的因素。」只有掌握火在窯室內的流動,才能展開創作。
拍片期間跟著林錦鐘到處跑的符昌鋒表示,林錦鐘的藝術成就在國際間已受到肯定,但最難得的是,即使多年苦心研究出各種陶燒試驗結果,卻毫不藏私,不惜南北奔波授課,將經驗傳承給下一代。「這種不求名利的樂觀態度,將陶瓷工藝系統化,是最感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