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9 20:23 臺北時間

【書介】死得像一部恐怖小說──《然後你就死了》

mm-logo
人物
《然後你就死了》這本科普書,號稱是「當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遇上科學巨人史蒂芬‧霍金。」
《然後你就死了》這本科普書,號稱是「當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遇上科學巨人史蒂芬‧霍金。」
當美國經歷了九一一事件,恐怖主義在全世界竄出,人類對於災難的想像再也不侷限於好萊塢電影。斯洛維尼亞的哲學家、後拉岡心理分析學者紀傑克(Slavoj Žižek),曾經在《歡迎光臨真實荒漠》一書談到,許多災難電影裡的大災難,表示我們在事件發生之前就曾幻想過,也揭示出,這悲劇已經用來合理化折磨了。
然後你就死了(臉譜出版社提供)
你是否也曾經對各式各樣的訃聞背後的死因感到好奇?有人矢志要把訃聞沒有說完的故事接著說完,於是就有了各種千奇百怪的死亡場景:搭飛機遇到窗戶脫落怎麼辦?在海中被大白鯊咬了會怎樣?踩到香蕉皮滑倒會怎樣?躲在桶中從尼加拉瓜瀑布滾下來會怎樣?搭電梯遇到纜線斷了會怎樣?被隕石擊中會怎樣?諸如此類的疑問,讓人好奇作者的大腦到底是裝了些什麼。
《然後你就死了》一書號稱是「當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遇上科學巨人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簡直把上述這種恐怖想像發揮得淋漓盡致。此書二位作者,分別是娛樂網站的體育編輯和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不得不說,二位都是怪咖,才寫得出這種令人拍案叫絕的怪書。
這類型的科普書,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絕命終結站》系列電影,或是史蒂芬‧金筆下各種稀奇古怪的死亡場景,然而本書並不熱衷於任何情節的推理與營造,多半是極短篇,更像是脫口秀,在輕鬆莞爾或為之震驚之下就讀完了。
但作者並非天馬行空鬼扯。二人廣納大量的經驗談、驗屍報告、軍方研究、醫學期刊、天文物理學家的假設等等,結合人類生理學、量子物理、流體力學等各類知識,去探究人生最滑稽、最荒謬的各種死法,行文黑色幽默,又令人毛骨悚然。
舉例來說:搭飛機遇到窗戶脫落怎麼辦?作者會嘴賤地告訴你:「首先,你會感覺到空氣從身體的每個洞口被吸出去。由於體內氣體是溼的,壓縮後會形成霧氣,這下子你就『七竅生煙』。由於每個人都發生這種情況,所以整架飛機瀰漫著眾人體內溢出的氣體……挺噁心的。」
「若你朋友坐在靠走道位子上,他會比你安全的原因還有另一項:飛機窗戶的寬度必你的肩膀窄。根據哈佛大學一項對人體的研究指出,美國人平均肩寬約為十八吋(約四十六公分),但波音七四七窗戶的高度還不到十五‧三吋(約四十公分)。所以你不會整個人被吸到窗戶外,只有一部分會被吸出去──這對大家來說都是好消息。你不會從高得不得了的空中墜落,且對其他人而言,你的身體是個還不錯的塞子,可以堵住窗戶,減緩空氣逸散的速度,讓大家有多一點時間戴上氧氣面罩。」
至於最後下場會如何?你可以坐在桌前腦補,也可以自己去找書來看。又比如,被雷劈到會怎麼樣?這可不是憑空想像的,華人傳統自古以來就有「被雷劈死」的詛咒,還記得前陣子熱門的《延禧攻略》裡面,魏瑛珞如何使伎倆,假裝懇請雷公主持公道,然後……裕太妃就真的被雷劈死了!
《然後你就死了》的作者這樣告訴我們:「被閃電包圍聽起來像是會致命的經歷,但如果真的被雷劈,那麼這情況的生存機率最高──你身上是溼的更好。電總是從阻力最小的路線通過,如果閃電打到你,而你是溼的,那麼這路線通常是沿著你的皮膚通過,不會穿過你體內。閃電也會讓你周圍充滿電力,那一刻,空氣會變得比你的內臟更容易讓電通過。……雷擊時,雷電通過心臟的確切時間點決定了你的生死。不幸的話,雷電會在心臟收縮前一瞬間通過。如果電流在這瞬間通過你的心臟,這十分之一秒就會引發心房纖維顫動。如果沒有除顫器幫助,就會命喪黃泉。」
中文裡面,咒人最狠最毒的話語,除了「絕子絕孫」,大概就是「不得好死」了。「壽終正寢」、「死得其所」是多少人一輩子的渴求,然而總是事與願違,在安樂死全面通行以前,我們想怎麼死往往取決於宿命,而非自由意志。如此看來,《然後你就死了》彷若一則死亡啟示錄,暗示人類,死亡永遠是身不由己的悲劇。相較於天災而死,歷史上還有多少「死不得其所」,甚至是「被迫」死亡的案例,比如納粹集中營,比如無數戰爭下的大屠殺,說穿了,人類仍活在殺戮的野蠻和死亡的迴圈裡逃不出來。
在所謂的莽莽亂世,明白了死亡有多殘酷、多無奈,才更明白好好活著就算不容易,也千萬別灰心──命運羅盤必然會「伺候」每個人,無論貧富貴賤美醜好壞,遲早罷了。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