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 06:32 臺北時間

為了捕捉生命永遠的印記 張毅不惜付出慘痛代價

mm-logo
娛樂
《狗狗傷心誌》第二段《Tiger》場景手繪圖稿,提供製作動畫前期確認美術風格與整體設定之用。(A-hha Studio提供)
《狗狗傷心誌》第二段《Tiger》場景手繪圖稿,提供製作動畫前期確認美術風格與整體設定之用。(A-hha Studio提供)
1980年代因《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 等片備受矚目的導演張毅,在轉行從事琉璃藝術之餘,也耗費十多年追逐動畫夢想,並在最近完成動畫長片《狗狗傷心誌》。
當年張毅拍攝真人電影有不錯的成績,曾以楊惠姍主演的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這次卻改拍動畫電影,他強調:因為動畫的可能性是真人電影無法想像的。「真人電影不可能做的,在動畫可以呈現,而且因為是靠美術的構成,更可以掌控。」
張毅笑說:「做電影的人對掌控這件事情,有時會到有點變態的地步。因此拍真人電影時總會因不能掌控一些事情,感到扼腕,並可以此為藉口。但換成動畫,就不再有藉口。」他表示,當時要做動畫,就知道很難。可是他就是想透過動畫,捕捉生命中轉眼即逝的影像,「那是你一輩子都不會忘的,它會變成生命裡永遠的印記,那個印記是我想要的,就算是很短的剎那,都覺得花一輩子值得。」
從真人電影到動畫電影,張毅清楚兩者的差別與共同點,即使對動畫的技術不熟悉、也非動畫師出身,但他認為本質相通,自己可以掌控。懷抱滿腔熱情,張毅投入動畫製作時,並沒有規劃影片的製作期程、上映發行,只想建立一個團隊。「但為了建立團隊付出慘痛的代價,且花了許多時間和團隊磨合溝通。」
在《Tiger》人物設定圖中可以看出主要角色基本的比例與主角流浪狗Tiger的造型。 (A-hha Studio提供)
張毅不諱言,整合8、90人,甚至上百人的製作班底非常辛苦。有些動畫人自認技術專業,沒有團隊的觀念,彼此各有想法、站在本位思考,張毅必須想辦法讓大家聽懂他要什麼,並統合大家的意見。
《狗狗傷心誌》最先完成的是全片第一段《黑屁股》,這段短片因一開始只有Flash製作軟體而採2D形式,做了將近一年半,交出約15分鐘的2D完整版。但後來張毅覺得片中某些東西受限於動畫軟體,達不到要求,為了配合更多人使用的軟體技術,愈走愈深,因此決定改成3D,全部重來。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