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型音樂祭活動發展成熟,卡司、舞台都具規模水準,要讓見過各式演出的國際策展人對台灣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嘗試跨界結合原有的表演,節目賦予巧思,規畫的市集意外成了台灣獨有的特色。
于蘇英表示:「活動希望男女老幼都能來,但如果老人、小孩對台上的音樂表演沒興趣怎麼辦?市集正好可以滿足他們。」於是規畫特色樂器加上教學體驗,讓大人小孩邊學邊玩的「音樂舖子」;一面聽台上演奏、一面散步shopping的「創藝市集」;肚子餓了旁邊就能嚐到各國美食的「食藝市集」,上百家攤位吃喝玩樂一應俱全,創下最多111家的紀錄,連韓國策展人看了都忍不住問:「到底是從哪裡找來的?」
即使是攤位也強調符合世界音樂節主題。負責規畫的市集小組先鎖定邀請的藝人分別來自哪些國家,搜尋相關特色產品及美食,再進一步邀請旅台外國人到場設攤,像是中部夜市人氣甜點「波蘭保羅爸爸的手工點心」,就是波蘭出生的安傑手工製作的媽媽味,移師台北音樂節會場同樣創造排隊人潮。
影音局長徐宜君表示:「參與的人會發現一些過去沒注意到的文創商品,對新創作者很有幫助。活動也會跟個性化旅店、高鐵合作,推廣自由行套票及優惠方案,有助於帶動周邊商業發展及觀光效益。」
于蘇英不忘補充,贊助單位召集的志工服務也讓國際策展人豎起大拇指。每天志工會在大門口列隊歡迎及歡送來賓,90度鞠躬感謝所有人,被馬來西亞砂拉越「熱帶雨林世界音樂節」策展人複製回國,意味著活動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