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都玩過繞口令。無論是小時候參加演講比賽前,或是想要訓練好口才,都會拿繞口令來練習。許多人練習繞口令是為了「訓練口才」,但更多時候,我們玩繞口令是希望對方「出錯」,而不是成功唸完,對吧?
前陣子台灣的「博恩夜夜秀」,有一集叫作「唯一正統官媒主播視網膜來教訓博恩了」 ,主持人博恩與來賓視網膜一起玩了一個叫作「中華兒女正音班」的遊戲,兩人要以播報新聞的方式唸出一段「新聞稿」,但其實是偽裝成新聞稿的繞口令。如果吃了螺絲,就處罰得吃香菜。這段節目笑果非常好,但所有的焦點與笑點並不在誰唸的快又順,而是期待兩人會講錯話。
全世界的人都愛看別人出錯?!
「繞口令」顧名思義,就是講出一連串很拗口難唸的句子,有些人又稱它叫作「拗口令」或是「急口令」。英文稱呼它為「Tongue-twister」更為直接,意思就是會讓你舌頭打結的話。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希望講的話容易被理解、不要說錯話;繞口令恰好反其道而行,設計來就是為了讓人「說錯話」的。
各種語言都有繞口令。但由於每個語言的特性不一樣,像是中文有聲調、英文有重音節的變化等等,它們的繞口令設計也會很不一樣。像是英文知名的繞口令:「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就是以一連串以「P」為子音、「I」或「E」為母音的字,加上許多尾音的變化所組成的繞口令。
又像是日文「すももももももも もものうち」(李子跟桃子都是桃子的一種)是把一連串的「も」串起來,但強調在重音的不同;「となりのきゃくはよくかきくうきゃくだ。」(旁邊的客人是經常吃杮子的客人)則是在練習日文的拗音。
因此,繞口令在設計的時候,會因為目標語言的特性,以及說話者的母語而有所影響。不過比起談其他語言的繞口令,還是從我們最熟悉的國語繞口令開始吧。我們就從繞口令出發,來看看目標語言,也就是國語,有怎樣的特性。
從繞口令 看你哪個音發的最不準
大家應該都知道,不同於像是英文、日文等語言,國語是有聲調的,而且聲調不同,意義也就不同。因此,「李家嫂子吃梨,黎家嫂子吃李」這個繞口令,就是刻意選用不同聲調的字做成繞口令,用「李」和「黎」兩個姓氏,以及「梨」和「李」兩種水果來變化。還有一種就是在玩押韻,像是「嫂子小子比賽包餃子,嫂子餃子小,小子餃子大」就是一個例子,這唸起來其實不是太困難,算是繞口令的入門版。
再來比較進階一點點的,或許就是透過「輔音」來做成的繞口令,也就是ㄅㄆㄇㄈ等音所形成的例子。第一種,就是ㄋ和ㄌ的混淆。「李妮念牛郎,牛郎戀劉娘」這個例子,因為ㄋ和ㄌ的發音部位是一樣的,但它們的發音方法卻不一樣,ㄋ是鼻音,氣流從鼻腔出去;ㄌ是邊音,氣流從舌的兩邊出去;所以在念的時候就很容易唸錯。
另一種常被拿來玩的輔音繞口令,就是ㄈ和ㄏ了。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辯論會上,馬英九在辯論的總結時唸了一句「逆風高灰」,引起大家熱議。玩弄ㄈ和ㄏ的繞口令很多,像是簡單一點的「抱著灰雞上飛機,飛機起飛灰雞要飛」,到更困難的「化肥會揮發」等等。這個和前面的ㄋㄌ繞口令不同,ㄈㄏ的差別反而是兩個發音部位不同,但發音方法相同。這種ㄈ和ㄏ的混淆,更常出現在以台語為母語者的身上,因為台語並沒有「ㄈ」這個音。
再舉另外一種繞口令,是故意混淆ㄐㄑㄒ和ㄗㄘㄙ。實際上,國語的ㄐㄑㄒ和ㄗㄘㄙ它們能夠搭配的母音是不一樣的,ㄐㄑㄒ能和介音ㄧㄩ搭配;但ㄗㄘㄙ不行,反過來說,ㄗㄘㄙ能和ㄨㄚㄣㄥ搭配,但和ㄐㄑㄒ不行。所以它們照理說不應該被混淆在一起;但是像「曹操棄琴棋,其妻慘惻措辭勸其敲琴」,或是「叢叢蒼草參差粗菜群情祈求存藏」,就是故意讓兩者混淆在一起。
而我們這集的「四十四隻石獅子」,大家應該更熟悉,就是有沒有捲舌的差別。ㄓㄔㄕ和ㄗㄘㄙ有沒有捲舌就很重要,如果一下子捲舌一下子不捲舌,就很容易唸錯。
除了輔音之外,利用元音和介音,也能夠做出繞口令。例如說,ㄢㄤ就很常混淆,所以會被拿來當成繞口令。「單槓盪單槓,鋼彈盪鋼彈」就是個好例子。這組ㄢ和ㄤ差別在它們最後的收音。兩個雖然都是鼻音,但一個是舌尖鼻音ㄢ,一個是舌根鼻音ㄤ,所以分開時兩個很好辨別,但混在一起的時候就很容易受到影響而唸錯。
我們常常ㄣㄥ不分,也會被拿來做成繞口令,「恆春人民勤奮耕耘,軍警風開稱慶幸」就巧妙的把兩個音的相關字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繞口令。
介音ㄧ和ㄩ也很容易混淆,像是「前山有個嚴圓眼;後山有個圓眼嚴。兩人上山來比眼,也不知嚴圓眼的眼圓;還是圓眼嚴的眼圓。」就是一個例子,因為一個圓唇、一個展唇,在變換的同時很容易唸錯。
上述例子顯示,國語的繞口令有幾個主要的方法:聲調、輔音、元音和介音。如果分析繞口令,也可以知道我們較難以分辨或唸出來的語音有哪些?像是有沒有捲舌、韻尾、舌根還是舌尖等等。
繞口令和台灣國語
上面談的,是國語繞口令的創作原則,但我們也來談一些背後重要的語言或文化因素。
首先,有系列玩ㄈ和ㄏ差異的繞口令或是口誤,其實更常出現在台語使用者身上。有時候會笑說這是因為「台灣國語」,甚至取笑這種發音,或許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剛剛我們已經提到,台語因為沒有ㄈ這個音,所以常常會把ㄈ唸成ㄏ。實際上,台語沒有ㄈ,正代表了台語是一種很「存古」、保留了原始漢語的證據。
清朝的學者錢大昕曾經提出「古無輕唇音」的理論,他舉很多例子證明,像ㄈ這類的輕唇音在早期並沒有,是到後來才從所謂的「重唇音」(如ㄅㄆㄇ之類的)演化出來的。而方言中只有閩南、客語等方言保留這個語音現象,證明台語是很「古老」的一種語言。所以聽到馬英九大喊「逆風高灰」不應該笑,反而應該要驕傲,我們正使用一種很古老的說話方式。
閱讀也有「繞口令」?
再來我們來談另一個有趣的相關小知識,有個叫作「tongue-twister effect」,中文翻為「繞口令效應」。 我們在唸繞口令的時候,常會因為自身的母語或是前後音的語音特徵所影響而唸錯,但這個「繞口令效應」更指出,不只是「唸」,在「閱讀」繞口令時也會有這種情況。
1982年的這個實驗,請受試者閱讀一系列的句子。有些是言之有物的句子,有些則完全沒有意義;這些句子當中,有些是正常的句子,有些有英文繞口令的性質(如用同樣的輔音)。實驗結果發現,雖然受試者不用把這些有繞口令性質的句子唸出來,但他們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判斷這些句子有沒有意義。
大家一定很好奇,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些人以「工作記憶」的理論來解釋,認為人們在「閱讀」文字的同時,大腦會同時短暫「記錄」這些文字的語音表徵;但因為這些繞口令它們的語言表徵過於類似(例如說都是ㄅㄆ類的),會讓我們記混,讓閱讀更為困難。
或許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剛剛聽了那麼多的繞口令,或是像更為知名的「同音文章」〈施氏食獅史〉──「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我們在閱讀這篇92個文字組成的同音文章,或是操弄聲調而成的繞口令時,其實也會發現這些繞口令為了要「繞口」,他們的語法也和日常使用的語法相當不同,所以無論是閱讀或是口說,都需要更多時間去處理它的詞性、語法及語義。
不要看別人鬧笑話了,一起來練習繞口令!
繞口令是個很有趣的語言遊戲,但它的意義真的不只是看人口誤、鬧笑話而已。在口說練習,甚至有些言談問題像口吃的人,都可以透過唸繞口令訓練。有空多多唸唸繞口令吧!今天這集介紹到這裡,下一集〈大珠小珠落玉盤〉,我們將談人類如何描述「聲音」。
聽「鏡文化 為你朗讀」聲音頻道
- 用iPhone訂閱:goo.gl/WQVkRS
- 若為Android系統使用者,可下載Google Podcasts或其他聆聽Podcast的軟體,並搜尋「鏡文化 為你朗讀 / Mirror Culture」
還不知道什麼是Podcast?
Podcast(播客)是一個可以用手機訂閱的聲音頻道。訂閱「鏡文化為你朗讀」後,只要有新節目,手機就會自動幫你下載。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網頁版的用戶,也可以鏡週刊文化版官網,看到我們最新的節目。
💗 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跟愛的鼓勵:goo.gl/yzh6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