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6 06:35 臺北時間

扶植香港新銳導演 趙崇基:不能只靠政府

mm-logo
娛樂
趙崇基(右2)扶植新生代導演不遺餘力,曾分別為黃進(左1)的《一念無明》及譚惠貞(右1)的《以青春的名義》擔任監製。(翻攝自城市大學官網)
趙崇基(右2)扶植新生代導演不遺餘力,曾分別為黃進(左1)的《一念無明》及譚惠貞(右1)的《以青春的名義》擔任監製。(翻攝自城市大學官網)
在香港影視圈工作逾30年的導演趙崇基,扶植新生代導演不遺餘力,他認為香港獨立製片不能只靠政府電影發展基金資助,必須拍出獲觀眾共鳴的作品才是當務之急。
《中英街一號》是趙崇基的第18部作品,但催生過程格外艱難。2014年曾參與過雨傘運動,在了解過《中英街一號》以六七暴動為背景的故事後,他直言:「感覺有些似曾相識的畫面!他們都是因不同原因走上街頭,但最後同樣被政權驅趕。」籌拍這部電影的過程處處遭打壓,他依然堅定信念、不肯放棄。
導演趙崇基直言自己生於斯長於斯,有關香港的一切是他最想拍攝的題材。
《中英街一號》獲大阪電影節最優秀作品獎後,才順利在香港戲院放映,但最終票房僅100萬港元,不敷成本,也反映香港獨立製片的困境:有經驗的導演相繼出走,即使願意留下來,與人才輩出的新生代導演共同奮鬥,也只能以極少資金拍片搏出頭。
趙崇基強調,近幾年在城市大學任教,目的就是替香港培養優秀電影人才,並為兩位學生:黃進導演的《一念無明》及譚惠貞導演的《以青春的名義》,擔任監製及顧問監製等。「香港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是針對新晉導演的拍片資助項目,規定必須找到具經驗的電影人擔任監製才能申請,黃進、譚惠貞都是香港城市大學的學生,所以我很願意幫忙。」
對於香港政府成立電影發展基金協助影業發展,趙崇基持肯定態度:「資助計劃確實幫助許多中低成本的獨立製片電影及新晉導演,但限制頗多且十分有限。」他認為,獨立製片必須獲得觀眾的共鳴,藉此尋找更大的市場,「要求自己把電影拍得好看點,題材更大眾化些。能在全球很多地方播放,才有機會找到更多資金拍片,活絡電影市場。」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