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蔡博藝與陳為廷同樣是在拍《藍綠對話實驗室》的時候,那時傅榆想找中國大陸與香港的年輕人,了解他們怎麼看待台灣的藍綠和民主。當時第一批來台陸生、就讀淡江大學的蔡博藝因為在人人網發表文章,頗受歡迎,有人向傅榆推薦,但蔡博藝是以筆名發表,傅榆後來找到她的本名,很誠懇地以臉書私訊邀請,蔡博藝卻回了一句:「不好意思,我對這不感興趣。」直到兩人熟了,傅榆才知道那時蔡博藝剛受到媒體關注,部分媒體斷章取義,讓她有警覺性。
傅榆拍完《藍綠對話實驗室》想拍續集,繼續延伸。2013年1月續集開拍,傅榆找了台灣、香港與中國大陸等地不同政治傾向的年輕人來她家聊天,營造比較友善、溫和的討論氣氛。透過其中一位介紹,找到剛出版《我在台灣,我正青春》一書不久的蔡博藝加入,沒想到她態度很好,也願意討論。
蔡博藝對台灣的社會運動很關心,當場拿出一張有關淡水社運的DM,表示這個議題需要大家關注,傅榆忍不住心想:「竟然是一個中國大陸的學生來告訴台灣人這種事情?」所以一路拍下去,兩人也變成朋友。
在此之前,傅榆曾在2012年11月26日第一次抗議「反媒體壟斷」的行政院前守夜現場看到蔡博藝,拍現場群眾時也有拍到她,後來這個鏡頭分別出現在以蔡博藝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我在台灣,我正青春》,以及《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之中。
蔡博藝的陸生身份處境比較尷尬,她的父母也不贊成她參與台灣社會運動,但她覺得自己是獨立的成年人,想做什麼是個人的事情,仍願意接受傅榆訪問。
讓傅榆最感動的是,即使牽涉敏感政治因素,蔡博藝也不會限制她不能拍什麼,甚至對傅榆說:「我也是創作者,知道言論審查對創作者的影響,所以不想當那個拿紅筆的人。」但傅榆坦承,「我也要保護她,所以一直在掙扎當中。後來決定拍攝、剪接時都不要限制自己,等剪接完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