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6 07:58 臺北時間

【鏡論】經濟冷戰正醞釀中

mm-logo
時事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右)、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中)於中國副總理劉鶴離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時與他握手道別。(達志影像)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右)、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中)於中國副總理劉鶴離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時與他握手道別。(達志影像)
雖然中國派出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團前往華府談判,但雙方原本緊繃的關係並未因此化解,反而美方立即宣布對2千億美元中國商品提高至25%的措施,自上週五中午12時起生效,且限令北京一個月內必須達成貿易協議,否則將再對3千多億美元清單同樣加稅。中國政府會如何應對,事關重大,20世紀影響深遠的軍事冷戰,會不會演變成21世紀的經濟冷戰,殊值憂慮。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球分成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集團,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雙方兵戎相見,到處烽火連天。直到美國總統尼克森當政期間,開始推動「和解政策」,以中國為突破口,最終達成瓦解共產集團的目標。在此同時,中國藉著推動改革開放,全力發展經濟,快速竄起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在世界舞台上與美國平起平坐。
美國為維護其獨強地位,對於其他可能造成威脅的國家,始終採取壓制的態度。早年聯合歐、亞盟國,鼓勵互通市場壯大實力,並構築「鐵幕」包圍共產國家,最後瓦解共產集團。即使對同盟國家,也毫不手軟,1970年代末期日本經濟力量勃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為此寫了《日本第一》的暢銷書,1985年美邀日、英、法、西德簽署「廣場協議」,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導致日圓大幅升值,日本也因此走向衰落的20年。
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在2010年首度超越日本,正式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歷經百年屈辱的中國當局,可能沒有警覺到美國這位老大哥容不下老二的本性,貿然拋棄原來「和平崛起」的軟性訴求,開始大彈「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調,而且還到處敲鑼打鼓,宣揚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的宏圖壯志,這就引發美國的戒心。特別是打著「美國優先」旗號的川普入主白宮之後,開始擺出強硬姿態,不再像歐巴馬一樣溫柔對待中國。
去年3月,美中之間開啓貿易戰,彼此對峙形勢持續升高,到了年底才同意暫時休兵。但經過幾個月協商,原本以為可以獲致協議,未料仍然談判破裂。川普上週突然採取更為堅定態度,不惜全面開戰。面對強力施壓,中國只有兩種選擇:一是被迫讓步,同意保護智慧財產權、對美國企業開放市場,並採具體措施履行承諾;二是拒絕甚至反擊,但美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增稅措施隨之全面採行,則「經濟冷戰」局面就會出現。若情況進一步惡化,長期間說不定還可能演化為一場「軍事冷戰」。
面對這樣的情勢發展,居於中美之間的台灣,必須自求多福。一方面,執政當局固然可趁機爭取更多台商回來投資,並吸引更多美國廠商將訂單轉向台灣;另方面,更要避免刺激對岸,設法維持雙方良性互動,降低招致無妄之災的風險。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