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方面,去年11月在地方選舉中狂勝,一舉攻下15個縣市,整體而言氣勢如虹,進一步取得中央執政權,似乎垂手可得。正因如此,剛坐定高雄市長位置的韓國瑜,馬上想要更上層樓;曾經位居台灣首富的郭台銘,也意圖踵繼美國川普總統,爭取掌握國家權柄;傳統政客包括吳敦義、朱立倫、王金平,竟然落得跑龍套的角色,徒呼負負。
不過,百年政黨畢竟功力深厚,面對人氣最旺的韓國瑜,不願參與黨內初選卻又具有高度參選意願,國民黨中央展現完全彈性,決定讓所有表態參選者都可納入初選,並將於舉辦政見發表會後,6月分進行民調,7月分的黨代表大會則通過總統提名人選。雲淡風輕,所有可能出現的爭議,都先已化為無形。
倒是追求繼續執政本已困難重重的民進黨,原來打算藉由早日確定蔡英文總統的提名,迅速整合本土力量與國民黨一決勝負,卻突然因為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意外加入戰局,情勢頓時改觀。
賴清德從政經歷豐富,長年已在民間累積了頗高聲望,原本爭逐總統大位也是遲早的事。他還可從容等待,卻在整個社會驚呼聲中,發表「決心力挽狂瀾」的聲明,宣稱「為了台灣的未來勇敢承擔」,並表明這就是他參與黨內初選最重要的原因。
賴清德要承擔什麼呢?過去一個多月來, 他藉著簽書會等各種場合,表達他的政治見解,但除了特赦阿扁之外,似乎與小英並無明顯的差別。尤其對於最支持他的獨派群眾,雖勉強講出「安內和外」的口號,但具體的作為主張,又完全與蔡政府沒有兩樣。
賴清德憑恃的,其實就是他自認民調支持度比小英還高,因此冒著否定蔡政府(他還是任期最長閣揆)的大不諱,堅決挑戰到底。只是民意不斷浮動,除非能夠證明他真的一定比蔡總統持續受到民眾歡迎,否則他的參選實在缺乏足夠說服力。過去這段期間,賴清德並未表現光明磊落的胸襟,反而斤斤計較於黨內初選時程延後、民調對象納入手機族,凸顯賴對於他受到多少民意支持,並沒有太高自信。
小英總統執政將滿3年,她的政治手腕有待提升、執政團隊素質亟待加強,年金、一例一休等改革操之過急,固然都應檢討改進,但在她領導之下,頂住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維護國家主權、確保民主體制,同時大幅增進與美、日之間的關係,經濟發展成果尚可稱道,也沒有重大貪瀆弊案發生。憑此成績,爭取連任並非毫無勝算,只是內部初選引發的分裂危機若無法化解,則明年政權拱手讓人,也絕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