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 06:50 臺北時間

【Google的內戰(上)】「不作惡」的公司理念還算數嗎?

mm-logo
文化
2018年11月1日,Google全球員工串聯示威。(東方IC)
2018年11月1日,Google全球員工串聯示威。(東方IC)
Google沒有工會,也極少傳出勞資爭議。
事實上,它優渥的工作條件、企業的創新精神、和全球擴展前景,讓進入Google成了許多求職者的夢想。
不過在英文《財星》(Fortune)雜誌的最新報導裡,Google員工們對公司理念和經營方向都出現質疑,內部正掀起一場內戰。
去年11月初,Google爆發了「內戰」。
日本時間上午11:10,戰火首先在Google的東京總部點燃。上百位Google員工走出辦公室舉牌示威。13個小時之後,紐約總部的員工也出了辦公室走上街頭。德州奧斯丁的員工們在示威過程中為性侵受害者默禱2分鐘。在舊金山,更有數以百計的員工聚集在大樓外,舉著聲援女權和勞工權的標語,高呼「行動的時間到了!」
當澳洲雪梨的員工也加入時,這場橫跨全球50個城市、超過兩萬人參與的活動,已持續了25個小時。
示威的引爆點是《紐約時報》稍早之前的一篇報導,提到Google付了9000萬美元,讓涉及不當性行為的前高管魯賓(Andy Rubin)拿錢走人。公司息事寧人的態度讓Google員工忿忿不平。不過,這也要歸因Google高層過去連串欠缺透明的商業決策,才會讓員工長期累積的不滿情緒順勢爆發。
前Google高層主管魯賓涉不當性行為遭資遣,在公司內部引發爭議。(東方IC)
《財星》雜誌之所以把這場示威形容為Google的「內戰」,一方面這是科技巨頭Google第一次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抗議,同時它也暴露了公司主管高層和員工間過去少被人注意的裂縫。
在外人眼中,在Google這種公司上班的都是天之驕子。薪資優渥,工作環境和公司福利令人艷羨,公司高舉著「改變世界」的理念宣言,而員工則有極大的彈性空間在公司體制之內創意發想、發揮自我才能,打造理工宅男心目中的烏托邦。
不過近來的「科技反噬潮」(techlash,指對於Google, Amazon, Facebook這類科技巨頭的批判撻伐聲浪)讓科技巨頭對外形象已出現轉變。從隱私的侵害、網路霸凌與造謠、到手機上癮症,數位的科技巨頭一再成為被批判的對象,在企業內部也開始出現批判檢討的聲浪。
根據《財星》的報導,這種情況在Google特別明顯。這與Google自創立以來所打造的企業文化有關。Google的共同創辦人布林和佩吉在2004年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公開信裡就說,Google「不是傳統的公司、也無意於此」,他們想要營造的是「鼓勵質疑權威和現況」的文化。從這個角度說來,Google內部的「內戰」無時不刻在發生,只是過去一直僅限於企業體制之內。
不過,一些員工認為,Google當初要打造非傳統企業的承諾如今已經打了折扣。員工們說「過去的」Google,員工對於公司如何經營仍具有發言權。但在現在的Google,員工和高層主管之間的溝通和互信已經大不如前,公司決策全如今集中在少數幾位高層主管,而這些高管越來越傾向用傳統企業的價值標準來經營公司。
對Google管理階層而言,如今處境則有些尷尬。一方面它維持創新精神,維護公司由下而上溝通無礙的企業文化。另一個方面,Google和它的母公司Alphabet現在是擁有超過十萬員工的跨國企業,要讓如此龐大的機器順利運作,讓員工的說話被聽見是件不容易的事。

誰來決定Google的靈魂?誰來決定Google是什麼?到底是領導階層還是員工?如今這些公司陷入的是靈魂的鬥爭。
對Google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員工們不願再把他們的不滿留在公司裡頭,他們也開始運用媒體,並利用外界對Google這個傳奇公司的好奇心對外開砲。他們串聯示威的方式,或許和一般公司的罷工靜坐類似。不過他們的訴求並不完全一樣。除了要求提高工資或改善工作環境之外,他們想要爭取的是對Google生產的產品以及對公司理念和未來走向有更大的話語權。
從這個角度來看,去年11月的全球串連示威是Google的重大轉捩點,而且這種轉變也只有像Google這樣的公司才會出現。按照《財星》雜誌的說法,Google的經營者把「不作惡」(Don't be evil)成天掛在嘴邊,如今員工們似乎決定用自己的視角來貫徹實踐這個宣言,甚至不惜以犧牲公司的成長為代價。
參考資料:Fortune, New York Times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