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是我們從小就開始學會的事。專家說我們大概是從2-5歲之間開始說謊。長大之後,我們對朋友說謊,對老闆說謊,對愛人說謊;還有,根據一項研究發現,我們最常說謊的對象是自己的媽媽。
我們一天可能會聽到200次謊言。大部分都是所謂「白謊話」(white lies),只為了表現無害的善意。比如「你這衣服真好看!」是為了潤滑人際的互動。不過,根據赫特福郡大學心理學家維茲曼(Richard Wiseman)的說法,大部分人每天也會扯一兩個的大謊。用謊言來自我宣傳、自我保護、傷害或是避免傷害他人。
謊言真正的奧秘在於隱藏。我們全身上下都可能露出破綻。心跳增速、滿頭大汗、臉部肌肉的微小變化、舌頭打結或不經意說溜嘴。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說:「沒有人能守得住秘密。即使他的雙唇緊閉,指尖也會喋喋不休。秘密的揭露會從他每個毛孔滲出。」
話雖如此,人們分辨他人說謊仍力有未逮。《衛報》作家Katwata說,根據206份科學研究的結果,我們正確判斷出對方是說實話的機率只有54%,這機率比丟銅板高不了多少。我們不擅分辨,原因在於說實話和說謊的差別微小、而且沒有可靠的判準。有人天生一緊張就肌肉僵硬,即使說真話也像是閃爍其詞;有人則唱作俱佳,信口開河面不改色。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研究如何測謊。古代印度,偷竊的嫌犯們會被帶進關了一頭驢子的黑房間,法官要嫌犯們拉驢子尾巴,誰拉尾巴時驢子叫了誰就是小偷。不過其實事先驢子尾巴已經塗上煤灰。因此最後法官只要看哪個人出房間雙手乾乾淨淨,就知道他是作賊心虛。18世紀的英國作家德佛(Daniel Defoe)建議對可疑的扒手量脈搏,因為「罪惡感總伴隨恐懼」,「小偷的血液裡會發抖」。如今電視偵探影集中,常用的工具則是指針不斷晃動的測謊器(polygraph)。不過,這些方法都還不是區分真假的可靠方法。
不過情況很可能很快會不一樣。近年來電腦運算能力和腦部掃描科技的提升,加上人工智慧的運用,孕生了許多新一代的測謊工具。一些新創公司躍躍欲試,準備把這一套科技商品化。一部確鑿不疑,100%可偵查出謊言的測謊機,似乎離我們已經不遠。
這些測謊工具如今已經在一些國家的警察國安等單位使用。其他顧客還包括企業的雇主、保險公司、社福單位。
其中一家Converus推出的EyeDetect,依據眼球運動和瞳孔大小的微妙變化來偵測受測者是否講真話。如今已經在巴拿馬的FedEx和墨西哥的Uber用來偵測司機是否有犯罪前科,也被信用評等機構Experian用來檢查他們在哥倫比亞的僱員是否在公司的數據庫動手腳讓自己的家人借到貸款。在英國,諾桑比亞的警方實驗計畫裡利用EyeDetect來檢查性侵犯的矯治狀況。其他EyeDetect的客戶還包括了阿富汗政府,麥當勞,以及美國地方的警局。未來,大規模的測謊計畫在會出現在美國和歐盟的邊界關口,攔截可疑的旅客做進一步的質問。
不過,EyeDetect這類的機器滲透我們的公私領域,我們更有必要之問它科學上的有效性以及倫理的適當性。萬一,政府和企業信之不疑的測謊機,其實充滿了偏見,或根本無用,會出現什麼情況?
或者,如果這些科技真的成功了呢?一個可以準確分辨真話和假話的的機器對人類行為舉止將有深遠的影響。有人認為消滅謊言可以建立一個更公平、安全的世界。不過以過去測謊機器應用的歷史來看,這類的說法顯然太天真樂觀。
參考資料: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