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唯一的「民主」選舉
區議會選舉是香港唯一真正的民主選舉。這裡的特區領導人選舉,被戲稱為「小圈子選舉」,特首是由1200位「選舉委員」選出;在立法會裡,也只有半數的席次是透過直接民選。不過在區議會選舉,近500位地方的代表由香港400萬登記選民選出。
選前一週,香港氣氛詭譎,街頭和校園抗爭衝突激化讓許多人憂心選舉可能延期。不過目前看來港府極盡全力要讓選舉如期舉行,因為特區裡這個唯一開放的選舉如果真的延後,會進一步引發街頭的民主怒火。
而示威民眾也在21日發表「連登共同宣言」,提出了「為了光復香港,1124絕不破壞區議會選舉,一定要親身投票」的主張。
選民的「黃藍公投」
雖然知名的民主運動領導人黃之鋒一如預期遭取消參選資格,不過這場選舉中並不乏民主派候選人參與,同時可望大有斬獲。外界普遍認為這是測試民眾對街頭抗爭的一次試溫計。同時,選民對於警方和政府的憤怒會遠高於對示威者造成街頭動亂的不滿。由這次投票結果,將得到具體的印證。
在新界地區參選的民主派候選人陳振哲就明白表示,這是一次「黃藍公投」。黃絲代表的是民主派陣營和他的支持選民,而藍絲則是保守陣營和親北京的建制派。
區議會選舉選什麼?
香港的區議會選舉的歷史要回溯到英國殖民時期的「六七暴動」(1967年左派發起的血腥暴動)。在暴動落幕之後,為防止類似的民眾抗爭事件,港府設置了區級行政府門以監督輿情、提供民眾溝通管道。一開始的代表是由官方指派,從80年代開始部份代表逐漸改為民選。1999年,在香港主權移交兩年之後,正式建立了區議會選舉制度。
這次選舉將改選香港18個區全部479名的區議員。其中452人透過直選產生。其餘27席次則是保留給地區委員會的當然議員。候選人取得10名選民連署即可取得參選資格,這次總共超過1000候選人參與選戰。這和香港的其他選舉大不相同。
沒有一區同額競選創紀錄
泛民主派總共推出了近450名候選人,這也是香港第一次沒有一個選區是同額競選的情況。
區議會處理的嚴格限制於地方事務,像是增加巴士路線或是解決交通問題。不過須許多候選人的傳單上都提到抗爭的重要口號「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影響下屆特首選舉
區議會選舉也會對特區首長的選舉帶來一些影響。特首是由1200位選舉委員選出。其中120名委員是由區議員所選出。所以如果泛民主派當選更多區議員,就意味著選舉委員中會有更多親民主派的人士。目前選舉委員會中大約有400名民主派成員,而下一屆的特首選舉將是在2022年——如果林鄭月娥沒有提前下台的話。
選民踴躍登記人數激增
具有香港永久居留身分、年滿18歲以上都可以登記為選民。(居住香港超過七年即可申請成為永久居民)。香港750萬人口中有410萬登記的選民,這創下了90年代開始直選以來最高紀錄。其中60歲以上選民超過三成,這代表他們投票時可能需要特別的協助。
上一屆區議會選舉中,有146萬選民參與投票,投票率為47%。今年情況或許會大不相同。這次選民登記的最後期限是7月2日,也是示威民眾衝入香港立法會的當天。今年新登記選民人數有386,000人,創下了2003年以來的紀錄,18-35歲的選民增加了12%,反映了民眾對於反送中條例的不滿。
選舉暴力頻繁
這次選舉不少候選人遭到不明人士的暴力攻擊。其中最嚴重的是「民陣」的候選人岑子杰,在10月16日在旺角遭四、五名男子以鐵鎚和扳手攻擊造成後腦和手部受傷。另外,親北京的議員何君堯也曾在屯門遭男子持刀刺傷。
綽號「機場大叔」的參選人陳振哲在造勢活動中,遭警方朝臉部噴灑胡椒水並壓制在地。
香港政府說投票日將在投票所部署鎮暴警察以維持秩序。結果是否會適得其反引發更多衝突值得關注。
全區共有610個投票所,其中有4個投票所已經因為最近的示威活動而更改地點,包括兩個在大學校園內。如果有投票所星期天出現衝突,該投票所投票將暫停90分鐘,結束投票時間也會隨之延後。
投票預定在晚間10:30結束,初步結果最快可望在星期一早上揭曉。官方正式的投票結果可能在11月29日的《香港政府憲報》公布。
參考資料:Quartz,R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