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9 06:33 臺北時間

【網軍新戰技(下)】撕裂社會才是網軍最大目的 而「厭惡」比「憤怒」力量更大

mm-logo
文化
俄羅斯網軍的干預,嚴重影響了2016年美國大選的選戰走向。(東方IC)
俄羅斯網軍的干預,嚴重影響了2016年美國大選的選戰走向。(東方IC)
網軍要達到作用,他散播的假訊息必須引人入勝,「網路人格」也必須看似真實可信。
換句話說,專業的網軍就像好的行銷人員一樣,會用巧妙的方式操控我們的情緒。
Darren Linvill和Patrick Warren舉的一個例子是@PoliteMelanie的帳號在2018年發的一則推文。它說:「我表妹在大學讀社會學。上星期她和同學們對1000位保守派基督徒做了問卷調查。『如果你發現你自己的孩子是個homo sapiens,你會怎麼做?』55%的人說會和孩子斷絕關係並要他們搬出家裡。」
這則推文暗示了基督徒不只是恐同,而且愚蠢無知(搞不清楚"homo"同性戀和"homo sapiens"智人的不同)。這種貼文表面上看不出明顯在煽動仇恨,但卻巧妙觸及到了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衝突點;而且,推文也很成功,它得到90,000次轉發和300,000個讚。
看似無傷大雅的笑話,針對不同的受眾會引發不同的效應。(網路截圖)
Darren Linvill和Patrick Warren說,這個俄羅斯網軍的帳號吸引的粉絲族群是高教育水平、都會型、立場偏左的美國人。推文的目的,自然也不是以川普支持者為對象,或是為激怒保守派的基督徒。
因此,這個貼文要鼓吹的並不是某種立場或是某位候選人,而是要「推銷」厭惡的情緒。因為俄國人知道在選戰裡頭,厭惡是比憤怒還強大的工具。憤怒會激發選民進投票所投票,而厭惡則把社會撕裂。
網軍散布假新聞要有效,用的自然不是用戶討厭的帳號。有效的假訊息會內建在你贊同、支持的帳號裡。比如Tyra一邊推送鄧恩在真實世界裡的感人慈善活動,但同時也在發送它希望你幫忙傳播的假新聞。它的貼文會刻意凸顯種族和性別不平等的議題,例如史丹佛游泳校隊Brock Turner的性侵案,或是拉斯維加斯警方槍擊黑人的案件。這些案件牽涉到Black Lives Matter以及#MeToo等重大社會運動,確實是值得關注,也得到熱烈討論和轉發。但是在另一方面,這些議題在美國社會也是具有爭議性的。遣詞用字的偏誤,刻意或無意的錯誤解讀,都可能掀起社會對立,最終傷害到美國人對體制的信任感。
此外,這些帳號也利用他們在社群媒體打造善意來達成特殊政治目的。例如他們會用正義凜然的姿態,攻擊溫和派的政治人物,進而助長了極端立場的政治人物崛起。
以最近美國民主黨初選為例,前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就常淪為這種網路攻擊的受害者,推特上可以看見類似「拜登的種族歧視和愚蠢正在損害歐巴馬的政治遺產」「拜登不配我們投一票」。它最終的目的,是把主流的共識觀點推向兩邊的極端。
眾所周知,俄羅斯的假新聞是川普在2016年贏得大選的重要推手。Darren Linvill和Patrick Warren的研究也發現,俄羅斯網軍策略性地運用社群媒體打造支持川普的右派選民和壓低自由流的投票意願。不過,他們提醒讀者,俄羅斯真正的目的倒不是為了支持川普。他們真正在意的是製造美國的紛亂,加深民眾對立,破壞美國人民對體制的信心。
參考資料:Rolling Stonet, Axios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2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