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12:32 臺北時間

【全民防疫】陳建仁:武漢肺炎可能成為「週期循環的傳染病」

mm-logo
時事
國際知名流行病學家、現任副總統陳建仁提出,現正在全球蔓延的武漢肺炎可能成為「週期循環的傳染病」。
國際知名流行病學家、現任副總統陳建仁提出,現正在全球蔓延的武漢肺炎可能成為「週期循環的傳染病」。
國際知名流行病學家、現任副總統陳建仁昨(10日)於臉書指出冠狀病毒流感化的現象,並預警現在正在全球蔓延的武漢肺炎可能成為「週期循環的傳染病」。
陳建仁提到,全球分別在2003年、2009年和2019年面臨了SARS、H1N1新型流感和武漢肺炎大流行的挑戰,三次疫情造成數十個國家諸多的確診和死亡病例。細究這三種病毒,雖然都是透過飛沫和碰觸口鼻分泌物傳染,但事實上這三個病毒發源地、流行期間、動物宿主、傳染力、致死力、以及防治對策不盡相同。

SARS低傳染與高毒力 2003年絕跡

回顧2002年SARS剛流行,陳建仁指出,當時連病原是什麼都不曉得,因此當時是靠症狀和旅遊史、接觸史來判定「可能病例」,將病例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來防止疫情擴散。直到終於確認冠狀病毒正是病原後,才採取RT-PCR的方法來判定確定病例。
SARS的特性是,感染者會發生嚴重症狀、致死率也高,但不發燒就不會傳染,而且要有近距離密切接觸才會傳染,因此SARS病毒的低傳染與高毒力,反而限制病毒的大幅傳染。SARS流行也在2003年7月就完全結束。

H1N1低毒性病毒倖存傳播 突變機會增

有別於SARS一開始找不到病原,2009年爆發的H1N1新型流感,很快就掌握到病原是新型豬瘟流感病毒。H1N1新型流感的傳染力高,但是致死率低。H1N1在墨西哥致死率甚高達2%,但在其他國家都維持在約0.1%。H1N1的特性是,高毒力的病毒很快致死宿主,無法將自己傳播給其他宿主,而毒性低的病毒倖活後,更容易在人群傳播,提供病毒更多的突變機會。
此外,因為流感病毒不適合在高溫潮濕環境生存,因此H1N1新型流感在2009年的春季發生,夏天疫情降低,但秋冬又再度攀升。
陳建仁表示,H1N1新型流感剛開始流行的時候,只有抗病毒藥物(如克流感),卻沒有快篩試劑也沒有疫苗。因此台灣採取加強隔離檢疫,讓確定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接受隔離治療和居家自我健康管理,並在機場港口篩檢有疫區旅遊史的旅客,有症狀就立即送醫。
校園則實施325方案,發病的學生務必就醫、在家休養,不要上學避免傳染其他同學。若3天內,班上有2名學生發病,就全班停課5天。這樣做雖然無法完全阻絕病毒的擴散,卻有助於延緩流行的快速蔓延。
等到有了快篩試劑,基層醫師利用快篩試劑找出感染者,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既可使病人早日痊癒,也可因降低病人病毒量,而減少傳染給他人的風險。而有了疫苗以後,國內也全力推動預防接種。陳建仁援引數據,台灣在H1N1流行期間死亡率是全世界最低的第3名,僅次於日本和比利時,顯見上次因應對策成效可見。如今H1N1新型流感已成為季節性流感病毒株!

從SARS到武漢肺炎 冠狀病毒正「流感化」

冠狀病毒從低傳染、高致死的SARS病毒,逐漸演變成為高傳染、低致死的武漢肺炎病毒,陳建仁提出警告,認為冠狀病毒可能逐漸演變成類似流感一樣的病毒,成為持續存在、週期循環的傳染病。為了因應這種「冠狀病毒流感化」的演變,他呼籲加強防治武漢肺炎的藥物研發和量產,更盼早日研發成功,讓人類免受災疫之難。
SARS、H1N1新型流感和武漢肺炎都是透過飛沫和碰觸到口鼻分泌物而傳播,但其他條件和對策大不同。(翻攝自陳建仁臉書)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