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碩士班求學時代,張辰漁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打工經驗。他家住嘉義,為節省台北租屋費用,將一週的課程集中在2天內上完,一早搭車到台北上課,晚上去便宜的「漫畫王」過夜,隔天上完課再搭夜車回家,大部份的時間被用來工作賺錢。
張辰漁表示:「因為嘉義盛產檳榔,還曾研究不同的檳榔口味,決定弄個檳榔攤當老闆,雖然有找檳榔西施,前一個月生意仍然很差,晚上只好加碼做檳榔外送,苦撐3個月收攤。」
他也搭上陸客自由行風潮,靠著大學時期報考的旅遊執照,和朋友合夥買車,做起載客觀光的生意。同時,張辰漁還接下人力派遣工作,當起臨時工工頭,幫忙到大排水溝裡量水位、除草,工作維持一年半。
直到進入電視台工作的朋友,找他回台北製作網路短劇,才終於幫張辰漁找到方向:「我喜歡看紀錄片,思考社會事,以前一直想做電影,沒有相關資歷和背景很難入行,只好回鄉下,但一直不快樂,後來發現戲劇有很好的推廣管道,傳播效益高,加上陸續又參與網劇、人生劇展,才決定成立公司踏入這行。」
雖然最終沒能取得學位,張辰漁的打工經歷卻成為日後的創意養份,藉由對庶民文化、中下階層的了解,將社會現象和議題寫進故事,正在開發的「社會事」計劃,則專門探討地方政治、農田水利等各種亂象,日後作品將以桌遊、漫畫、網路劇等不同形式陸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