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Robin Niblett指出,早在這場疫情爆發前,美國朝野就已對中國的經濟與軍事擴張充滿戒心;而在武肺蔓延後,各種封鎖政策和人心流竄的自保情緒,將徹底翻轉過去數十年辛苦奠基的貿易互助、共存共榮,以及全球化交流成果,而美中兩國領袖在面對民間對他們抗疫不力的指摘時,也將互把矛頭指向對方,藉以模糊焦點。
不過,新加坡知名政治學者,曾任星國駐聯合國代表的馬凱碩卻認為,肺炎疫情並不會瓦解全球化的成果,只會令原本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加速轉向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新階段。對此,馬凱碩提出的理由是:過去數十年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讓中國朝野上下都成了虔誠的全球化信徒,反觀美國,在金融風暴過後,尤其是在川普主政下,退群和鎖國的動作接連不斷,而這波疫情將更進一步加速這個趨勢。
但對美中兩個霸權在「後武肺時期」的勢力消長,曾以「軟實力」理論聲名大噪的前哈佛政府學院院長Joseph Nye卻並不認為美國會因疫情危機而拱手讓出全球霸主地位,事實上,由於中美兩國先後都受到疫情重創,兩國執政者也都在防疫初期犯了輕忽拖延的錯誤,因此整體而言,美中兩國的相對實力並沒有太大改變;瘟疫後的世界秩序仍將是由美國佔據優勢地位。
Joseph Nye認為,從軟實力角度看,中國雖然較早脫離疫期高峰期,對外發起「大外宣」,試圖透過物資援助和外交宣傳,拉抬自身國際地位和形象,但過多和過深的釜鑿反而引來國際社會的反感,也凸顯了專制國家在軟實力領域裡的先天弱勢。
而在硬實力上:經濟方面,疫情帶來的衰退是世界性的,沒有一個國家能倖免,而中國在瘟疫爆發前,經濟成長就已開始明顯趨緩;戰略情勢方面,Joseph Nye指出中國與周遭國家之間,仍有領土和統獨問題的頻繁衝突,反觀美國的邊界則相對平和,同時美軍投放於世界各地的武力也依舊無任何國家能與之匹敵,因此要說武肺扭轉美中霸權對抗局勢,目前而言恐怕言之過早,也言過其實。
資料來源:Foreig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