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3 13:25 臺北時間

【全文】爬梳本土放眼國際 TIDF深化紀錄片多元交流

mm-logo
娛樂
入圍台灣競賽的作品當中不乏關注社會議題的影片,例如高俊宏的《拉流斗霸》以原住民土地正義為題材。(TIDF提供)
入圍台灣競賽的作品當中不乏關注社會議題的影片,例如高俊宏的《拉流斗霸》以原住民土地正義為題材。(TIDF提供)
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原訂5月1日登場,但主辦單位評估疫情狀況後,決定延至明年春天舉行,是創辦至今首次因外力調整活動時程。
影展創立於1998年,2年舉辦1次,為重要的紀錄片國際交流平台之一,今年收到世界各地逾2,300件報名作品,規模在亞洲名列前茅。它既彰顯台灣自由開放的形象,也為本地創作者搭建資源和交流的平台,並希冀藉由蒐尋、再製失落的史料,拼湊以紀錄片書寫的台灣電影史。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 創辦於1998年,2年1屆,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和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
  • 競賽獎項: 11個
  • 總獎金: 215萬元
林木材認為,台灣是自由開放的社會,節目規劃應拓展大家對紀錄片的想像。
3月中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尚未禁止外國人入境,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簡稱TIDF)的主辦單位就宣布活動延期,某種程度也是「超前部署」。策展人林木材表示,他和團隊一直在評估疫情發展,愈早喊停損失愈少。
林木材說:「今年原訂邀請90至100位國際影人來台,但疫情擴散太快,我們設了停損點。有些戲院和場地合約、贊助商,同意改期或明年再談。」
TIDF設有國際、亞洲和台灣競賽獎,本屆參賽者來自132個國家 、逾2,300件作品,是否因延期影響權益?林木材表示,規章原本要求國際作品必須在台灣首映,考量疫情期間情況特殊,若影片未來在台灣以外的地方放映,創作者僅需知會TIDF,參賽權不受影響。
原名「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TIDF,成立宗旨為發展、提升台灣的紀錄片水準,促進本地與國際創作者交流,以及開拓觀眾視野。當時,亞洲已有2年一度、於奇數年舉行的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刻意錯開於偶數年舉辦,達到互補作用。
TIDF初期隸屬文建會,採招標模式,由不同單位執行。2006年移師台中,由國家美術館接手。8年後,文化部委託國家電影中心籌辦、成立常設辦公室,並重新在台北舉辦至今。
2年舉辦1次的TIDF是重要的紀錄片國際交流平台之一,每年吸引許多海內外作品參與。(翻攝自TIDF官網)
林木材2010年即參與TIDF,國家電影中心承辦後便擔任策展人至今逾6年,他與團隊著手蒐集歷屆資料、建檔,也思考影展定位和區隔問題。他表示,日本山形影展重視歷史文化和社會議題,台灣既然標榜是自由開放的社會,或許節目規劃方面也可以相呼應,拓展大家對紀錄片的想像。
林木材表示:「紀錄片影展易予人沉重、嚴肅之感,其實它的樣貌多元,甚至可以和藝術、實驗電影產生連結。我們盡量把這些元素帶進來,讓觀眾吸收不同的想法。 」
今年共有192部作品報名參加台灣競賽,最終15部入選,入圍導演在記者會上合影。(TIDF提供)
早期TIDF每屆設定主題,林木材接任後提出「再見.真實」的核心哲學,一以貫之。他說,選映100多部片的影展,不適合冠上單一主題,比方柏林、坎城影展也沒有年度主題。

重現真實 林木材

  • 1981年生
  • 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畢業
  • 從事紀錄片評論與推廣、策展等相關工作,著有《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一書,現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觀眾可以放掉自以為的真實,從紀錄片裡獲得新東西。
至於「再見」有雙關意義,他補充:「觀眾或許有既定印象,認為紀錄片能讓人再次遇見真實。但也可以放掉自以為的真實,從影片裡獲得新東西。」
反映在TIDF的選片作業上,本屆單元「比紀錄片還陌生:前衛的姿態」,挑選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北美前衛電影運動3位重要導演,約拿斯梅卡斯(Jonas Mekas)、賴瑞高譚(Larry Gottheim)和喬依絲威蘭(Joyce Wieland)的作品。他們用簡單的方式拍攝居家生活,但這些作品當年被定位為前衛或實驗電影,而非納入紀錄片脈絡。
TIDF嘗試挖掘台灣電影史裡較少被注意到的作品,本屆聚焦原住民影像,選映包括《如是生活 如是Pangcah》等近20部影片。(TIDF提供)
林木材說:「其實這些影片簡單、明瞭、緩慢,你可以想像成是70年代的蔡明亮。他們也是用紀實影像來創作,為什麼不能當成紀錄片來看?」
近年TIDF也挖掘台灣電影史裡較少被注意到的作品,上屆做了60年代前衛電影回顧,試圖找回流落各方的台灣影片,本屆則聚焦原住民影像。研究調查發現,1995至2000年間拜科技之賜,攝影機普及,有些原住民也在這波熱潮裡學習拍紀錄片。
《如是生活 如是Pangcah》 的導演馬躍·比吼拍攝過多部關於原住民文化、歷史與生活的紀錄片。(翻攝自馬躍·比吼臉書)
林木材認為,從歷史來看,這是原住民首度從自己的角度拍攝影像的重要契機,可惜很多影片、母帶已不知去向,連導演本人都沒有留存。「才過20幾年,這些作品就不知散佚在何方。或許因資源不夠,沒人或單位試圖整理,於是我想趁企劃影展時,慢慢做起來。」他選了近20部影片,規劃成「台灣切片──如是原民,如是紀錄:1995-2000年的原住民紀錄片」單元。
為推廣紀錄片並實踐文化交流,每屆TIDF會在影展活動的隔年,安排全台巡迴放映,並依據各城市特色,規劃相關座談會和現場演出。例如上屆巡迴首站台中場,於開幕當天舉辦「現場電影X紀錄電音派對」,安排戶外放映台灣前衛短片,並邀請音樂人林強及DJ Point現場演出, 提供觀眾結合紀實影像與電子音樂的視聽饗宴。
每屆TIDF影展活動隔年會安排全台巡迴放映,去年台中首站的戶外開幕活動邀請林強現場演出。(TIDF提供)
為推廣紀錄片並實踐文化交流,每屆TIDF會在影展活動的隔年,安排全台巡迴放映。
TIDF每屆為期2年的專案計畫,全由文化部編列預算,目前為新台幣3,000萬元。這幾年影展規模和觀眾參與度逐漸提升,經費難免不足。今年若不延期,估計會超支300萬元,由於文化部經費固定,林木材必須想辦法申請其他補助或贊助。例如本屆規劃沖繩導演高嶺剛的回顧展,便向日本國際交流基金(Japan Foundation)申請資金。
本屆TIDF規劃沖繩導演高嶺剛的回顧展,順勢向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申請資金,彌補經費缺口。(TIDF提供)
近年TIDF的觀眾約為2.5萬至3萬人次,部分觀眾來自鄰近的日本、泰國等,主辦單位邀請的國際外賓約150至200位。影展因票價不高,每年票房收入約2、300萬元,全數繳回國庫。
林木材表示,台灣紀錄片環境與亞洲各國相比,資源相對豐沛,不但有政府補助,也不缺播映管道,紀錄片工作者生存不是太艱難;加上台灣有言論自由,創作者取材角度可以很廣,也能談到核心問題,不像泰國或菲律賓政府對於影片審查嚴格,很多導演拍完片,當地觀眾根本看不到。
台灣導演吳梓安的新作《此岸:一個家族故事》,描述一個華人家庭的離散,入圍本屆TIDF亞洲視野競賽。(TIDF提供)
既然台灣為紀錄片工作者提供肥沃的土壤,林木材建議有意投入者不要遲疑,不一定找到資金才拍。「因為時間不等人,很多東西稍縱即逝。另外,紀錄片沒有既定的樣子,家庭錄影帶、日記或成長故事都可以變成很好的題材。在不設限的狀態下發揮特性,便是最動人的力量。」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