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效工程是什麼?資深電影聲音指導曹源峰妙喻它有如烹調:現場錄音像買菜,蒐集演員表演、現場環境音效等「食材」;食材要去蕪存菁、搭配適合的配料、如果不夠味還需增補到位,這就是「聲音剪輯」;最後在有如「主廚」的聲音設計管控下,透過配樂提味與大廚混音師,烹調出令顧客(導演)滿意的佳餚。
回顧電影人生,曹源峰常笑說,一切彷彿由老天寫劇本,13歲開始,每10年就有一次轉折。
13歲那年,就讀國一的他,意外在《光陰的故事》當臨演,沒想到這部片竟是台灣新電影的起點,當時他卻只為現場拿到張艾嘉的簽名開心。
「後來我去國立藝專(台藝大前身)是因廣電科沒考上,才念電影,跟當臨演無關,那時甚至還沒看過《光陰的故事》,但學電影還是滿喜歡的。」學校訓練務實,有不少拍片習作,沒多久,曹源峰就發現對聲音最感興趣、最有自信。畢業前夕,中影公司缺錄音助理,到學校找人,他獲推薦,進入中影,那年23歲。
1992年,曹源峰進中影的第一部片是王童執導的年度大片《無言的山丘》,「我記得預算3、 4000萬元,相當於現在上億元的電影。第一天去中影廠棚,看到搭設的大型場景,只覺得『哇,真的是專業電影製作』。」
《無言的山丘》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錄音師忻江盛、楊靜安也入圍最佳錄音獎。菜鳥新人曹源峰備受兩位前輩照顧,「忻江盛是中影『扛霸子』的老師傅;楊靜安有『boom神』之稱,舉boom(懸吊式麥克風)高、穩、準。那時沒無線收音麥克風,吊boom、錄音技術都跟楊師傅學。」
進中影初期,製片廠規模仍在,「以前中影製片廠的技師,光接公司影片都忙不完,以師徒制傳承紮實的技術與團隊精神。」曹源峰跟著《無言的山丘》《熱帶魚》等片南北跑,影片殺青就回廠後製:操作拷貝放映機、學習放盤帶音效點、做Foley(音效)。偶有短片來洽談,師傅就讓他試著上混音平台混音。
只是台灣電影景氣持續下跌,國民黨經營的中影風光不再。那時中影自製電影越來越少,錄音室外接案增加,曹源峰反而可與更多新銳導演合作,藉短片、單元劇、獨立電影,磨練技藝。包括黃銘正獲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的《城市飛行》、陳芯宜獲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片的《我叫阿銘啦》,都是曹源峰在世紀交接間的混音作品。
2002年,33歲的曹源峰迎來電影人生又一個10年。這年他以林泰州執導的單元劇《狂舞憂鬱》,與周震、劉富源同獲電視金鐘獎音效獎。中影也在此前後,經歷技術數位化、添購杜比設備的轉變。
由於杜比已是國際標準規格,當時廠內最年輕的曹源峰向公司提出規劃報告、政府補助購置電影數位後製設備器材,加上中影製片廠廠長王童、錄音組長胡定一支持下,成立「中影杜比錄音室」。為更了解功能,曹源峰除得找資料自修,還要與廠商討論、甚至爭執。
「杜比錄音室完成後兩年,我以鄭文堂電影《經過》得到金馬獎最佳音效。當年一起入圍的,一個是大師級的杜篤之、另一個是香港有名的曾景祥,我上台致詞特別感謝金馬獎鼓勵新人。可是再過兩年,國民黨就把中影收了。」2006年2月底,曹源峰與其他中影人一樣黯然離開,但半年後,民營化後的中影卻找他回來接任製片廠主管。
重回百廢待舉、陷入股權紛爭的中影,身為技術總監的曹源峰,行政工作之餘,念念不忘聲音本行,後來接下《九降風》《囧男孩》後製,分別由周震與他設計聲音。
隔年郭台強擔任中影董事長,兩年多來的股權糾紛告一段落,曹源峰從技術總監變廠長。因中影投資拍攝《賽德克·巴萊》,製片廠重新建立影像部門,將多達70萬呎的底片掃描成數位檔、趕工後製,「當時業界不看好我們,但整個團隊拚了全力讓電影如期上映。」
曹源峰因推動數位修復中影經典電影、培育技術人才,獲台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
擔任廠長三年,曹源峰除了提規劃、讓各部門持續運作,還因推動數位修復中影經典電影、培育技術人才,在2012年獲台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十年一變」的際遇,也在這一年出現。「那年12月底離開中影,剛好滿20年。」曹源峰辭職,一方面是因行政業務太忙、一天當兩天用,廠長任內更無法有聲音創作。「不能做聲音,就不要做電影好了。」次年4月,三創生活園區邀曹源峰加入籌備,規劃演唱會與電影放映場地、展演空間,還在附近另設有混音室、視覺特效部門的三創製作中心,有如「小中影」。「以為離開了電影,心裡想的還是電影。」
近兩年,曹源峰找到與電影最合適的距離:平日在崑山科大教書,寒暑假接案。接連入圍金馬獎、台北電影獎最佳音效的《返校》,以及票房不錯的《女鬼橋》都由他擔任聲音指導。兩部類型片目標觀眾都是年輕族群,因此著重聲音外顯、讓音樂推波助瀾,但他也參與聲音設計截然不同的蔡明亮作品《家在蘭若寺》《你的臉》《日子》。
聲音好像幸福,一直在生活裡,只是你有沒有發現?有沒有珍惜?
悠長的電影光陰裡,曹源峰與聲音的關係時遠時近,「聲音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其實聲音好像幸福,一直在生活裡,只是你有沒有發現?有沒有珍惜?」
聲歷其境 曹源峰
- 1969年5月13日出生於台北
- 國立藝專(台藝大前身)電影科畢業
- 重要經歷:
- 2019年 《返校》入圍金馬獎、台北電影獎最佳音效
- 2012年 獲台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
- 2009年 《曬棉被的好天氣》獲電視金鐘獎音效獎
- 2008年 《說好不准哭》入圍電視金鐘獎音效獎
- 2007年 《指印》入圍電視金鐘獎音效獎
- 2005年 獲國立台灣藝術大學50週年百大傑出校友
- 2005年 《邂逅》入圍電視金鐘獎音效獎
- 2004年 《經過》獲金馬獎最佳音效
- 2002年 《狂舞憂鬱》獲電視金鐘獎音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