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8 05:58 臺北時間

【非正統防疫】從未封鎖的瑞典 防疫拚經濟兩頭空

mm-logo
文化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六月下旬氣溫達攝氏30度,民眾戶外作日光浴多未遵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規範。(東方IC)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六月下旬氣溫達攝氏30度,民眾戶外作日光浴多未遵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規範。(東方IC)
美國疫情持續升高,總統川普仍決定讓學校重開,鼓勵民眾回復正常活動。
其中隱含的假設是,與其為了防疫目的謹守社交距離,封城帶來的經濟損害對社會影響更大。
不過,防疫問題未必是人命和經濟之間二者擇一的取捨問題。
以北歐的瑞典為例,在疫情威脅下瑞典人決定繼續過「正常的」生活,卻是健康安全和經濟兩頭落空,結果並不如人意。
自武漢肺炎疫情在歐洲蔓延,瑞典非正統的防疫政策就受到國際的側目。
瑞典政府對於各種日常活動基本上並無限制,餐廳照開,商場照賣,社會維持正常運作,希望把疫情的經濟衝擊降至最低,並相信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最終將緩和病毒擴散。
結果卻是兩頭落空。和採取封鎖措施的北歐鄰國相比,瑞典的武漢肺炎死亡病例多出了數千人,而且,瑞典的經濟沒有比較好。
瑞典經驗對全球防疫有重要的啟示。如今在美國,病毒正以驚人速度擴散,但許多州政府仍在白宮的敦促下提前解除了封鎖。川普口口聲聲「重振經濟」要人們重回職場工作,上街消費。在英國,感染武漢肺炎康復後的首相強森,上週末下令重酒吧和餐廳,以「恢復正常經濟活動」。
這些政策背後預設的是,政府必須在挽救生命和挽救經濟之間做出抉擇,額外增加的公衛風險可由經濟的復甦繁榮得到補償。但是瑞典的例子卻點出了這個預設的謬誤。放寬防疫限制,不只危害健康,也危害了經濟。
基於「國情不同」,瑞典政府從疫情開始就避免採取強制的禁令。餐廳、商店、健身房、公園遊樂場正如常開放,大部分學校也仍維持上課。相對之下,它的鄰國丹麥和挪威都採取較嚴格的規定。
其結果是,瑞典如今武漢肺炎死亡病例超過5000人。這個數字乍看不驚人,不過瑞典全國人口才1000萬出頭,如以每百萬人的死亡率來看,它的死亡率比美國高出了40%,是鄰國挪威的12倍,芬蘭的7倍,丹麥的6倍。
瑞典防疫政策下死亡率偏高,從統計數字就不難看出來。問題是,它拚經濟的做法也幾乎看不出成效。
根據瑞典央行的預估,今年的經濟成長為負4.5%,失業率從3月的7.1%升高到5月的9.0%。這是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和鄰國丹麥相比,經濟成長預估為負4.1%,失業率則是從3月的4.1%升高到5月的5.6%。
簡單來說,瑞典有更高的死亡率,並沒有換到經濟上的回報。
許多人會把經濟衰退,歸罪於政府的各種防疫封鎖措施,不過真正的該歸咎的其實是在病毒身上。當疫情擴散,民眾自然不願上班上學,不願上街購物,政府想要拚經濟也無從拚起。況且病毒並不分國界,即使政府宣示要讓經濟重開,同樣會受困於全球其他國家衰退的影響。
根據哥本哈根大學針對北歐消費模式所做的一項研究,丹麥在四月初採取疫情封鎖政策後,消費者這段時間的支出減少了29%,而在同時間,仍維持開放的瑞典消費者支出則減少了25%。二者之間差別並不明顯。
專家們說大家應該注意的是,北歐國家的消費者可能比美國消費者還更有信心。主因是北歐福利國家有包含健康保險的強大社會安全網。
美國在這方面情況正好相反,民眾多半需要靠工作取得醫療保險,這讓美國民眾在疫情陰影下拚經濟會斟酌再三,因為他們很清楚,住院的下一步有可能就是破產。
參考資料:New York Times, The Week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